核心要点:
市场表现:上周中药Ⅱ上涨1.08%,医药板块延续普涨态势,中药涨幅居中根据wind 数据,上周(2025.07.06-2025.07.12)医药生物报收8096.68 点,上涨1.82%;中药Ⅱ报收6451.72 点,上涨1.08%;化学制药报收12864.33 点,上涨1.42%;生物制品报收6377.28 点,上涨0.38%;医药商业报收5152.09 点,上涨1.06%;医疗器械报收6254.53 点,上涨0.81%;医疗服务报收5880.67 点,上涨6.46%。医药二级子板块延续普涨态势,医疗服务涨幅最大,中药涨幅居中。
从公司表现来看,根据wind 数据,表现居前的公司有:启迪药业、九芝堂、贵州三力、沃华医药、恩威医药;表现靠后的公司有:贵州百灵、康惠制药、羚锐制药、珍宝岛、太极集团。
估值:上周中药板块PE(ttm)为27.86X,PB(lf)为2.31X根据wind 数据,上周中药PE(ttm)为27.86X,环比上升0.29X,近一年PE最大值为30.13X,最小值为22.58X。PB(lf)为2.31X,环比上升0.03X,近一年PB 最大值为2.65X,最小值为1.99X。PE 处于2013 年以来30.33%分位数,PB 处于2013 年以来5.93%分位数。
上游中药材:中药材市场处于淡季,叠加南方雨水增多,价格指数小幅走低根据wind 数据,中药材周价格(2025.07.01-2025.07.07)总指数为237.02 点,周价格定基总指数较前一周下跌0.4%。从中药材十二大类来看,呈现出5 涨7 跌的态势,其中,植物果种类药材价格指数跌幅居首。近期中药材市场处于淡季,市场整体热度持续走低,交易较为零散,且南方降雨量增多,中药材价格指数小幅下跌。
时临中报季,关注中药板块业绩表现
截至2025 年7 月12 日,根据wind 数据,中药行业共有5 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3 家实现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同比正增长,最低涨幅约24.3%。目前进入中报季,建议关注中药板块中报业绩表现,关注中药行业库存及应收账款消化情况。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关注三大主线。
主线一:价格治理。价格治理之下,集采、医保谈判、药价比等政策的大方向即降价,行业内部分化或更加明显,具备竞争优势的品种及企业有望实现以价换量。(1)集采建议关注价格降幅、院端市场份额及研发创新能力。我们认为独家品种且在院端销售规模较大、企业研发能力较强更易实现以价换量,获得增量需求。(2)医保谈判和医保目录调整,建议关注价格降幅和新增进入医保目录的品种及企业。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和独家品种,有望通过以价换量获得更大的增量市场,带来增量需求。(3)基药目录自2018 版以来一直未有调整,2025 年基药目录调整有望进一步推进。建议关注基药目录调整进度,鉴于医保目录与基药目录可能形成的协同效应,已纳入医保的非基药有望率先入 基,建议重点关注“医保+非基药+独家” 品种。(4)“四同”“三同”“二同”“一同”及药价比在横向纵向形成价格联动,在线上线下形成价格联动,拥有渠道和产品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实现以价换量,在提升市占率的同时获得增量需求。
主线二:消费复苏。消费复苏之下,我们看好宏观经济回暖及内需刺激带来的消费类中药销量的恢复。人口老龄化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为消费类中药带来最大的长期驱动力,中药行业长产业链以及“防—治—养”的特点有望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我们看好拥有配方、原材料、品牌优势的品牌中药龙头企业,看好产业链延伸的消费中药。
主线三:国企改革。中药行业国资控股企业占比明显高于医药行业整体水平,国企改革深化,投资机会来自提质增效取得的业绩增量。
投资标的方面,建议关注:(1)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独家品种较多的企业;(2)受集采影响较小的企业;(3)“医保+非基药+独家”品种;(4)品牌力、产品力强的品牌中药龙头企业;(5)国企改革带来的提质增效及业绩增长。重点推荐佐力药业(集采以价换量效果明显,一路向C 助力C 端增长:7 月9 日佐力药业发布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24.3%-31.06%,扣非归母净利润预增25.36%-32.21%),关注片仔癀(品牌中药龙头)、寿仙谷(区域品牌中药)。
风险提示
(1)包括行业集采等在内的政策趋严,导致中药产品价格大幅下降;(2)上市公司在研产品进展低于市场预期;
(3)医保和基药目录中中药占比提升低于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