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行情复盘:保险指数上涨1.72%,跑赢大盘0.9pct。保险个股表现分化,阳光+10.9%,众安+9.24%,太保+3.55%,财险+2.78%,新华+2.06%,平安+2.02%,太平+1.49%,友邦+0.72%,国寿-1.41%,人保-2.08%。10 年期国债收益率1.66%,较上周末+2bps。
本周动态:
(1)证券日报网:7 月11 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并要求其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注重稳健经营,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2)21 世纪经济报道: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近日,弘康人寿增持郑州银行H 股1600 万股,此次增持使得弘康人寿持有郑州银行H 股的比例从4.75%跃升至5.55%,正式触发港股市场5%的举牌线。
(3)券商中国:近日,2 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立。随之进入运作状态的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至5 只。这5 只基金包括国丰兴华管理的鸿鹄基金系列一期、二期、三期1 号、三期2 号,以及泰康稳行一期基金。
(4)证券时报:7 月8 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宣布了三项新的对外开放优化措施,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近期将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 类非银机构。
(5)中国新闻网:7 月11 日,2025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国家医保局将首次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则聚焦创新程度高但暂未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由商保专家组独立评审,入选药品推荐供商保参考使用,基本医保不予支付。
长周期考核《通知》点评:
此次政策增量主要在于改变考核指标的周期权重,由过去的“1 年+3 年”改为“1 年+3 年+5 年”,权重各自占比30%/50%/20%,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此前,2023 年10 月,财政部出台《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在绩效评价中实施三年长周期考核,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调整为“3 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权重均为50%。
从保险行业构成来看,主要保费来自人身险,而人身险行业负债久期约12-13年,资产久期6-7 年。在此背景下,险资天然具备“长钱”属性。但实务操作中,长钱配置行为受制于资产波动、偿付能力等方面影响,难以贯彻落实行为“长期化”。监管持续督促考核周期长期化,由当年延展至三年再延展至五年期,预计将引导险资发挥长钱职能与优势。
从大类资产配置情况来看,截至2025Q1 险资资金运用余额34.93 万亿,其中配置股票2.8 万亿,占比8.4%,基金占比4.9%。长周期考核下,权益资产长期投资收益水平更具吸引力,险资或有动力增配。基于当前节点简单估算,若增配1pct 股票,将对应约3500 亿元增量资金。但预计配置方向上兼顾成长与价值,增配或倾斜长期而言低波高息的优质红利资产。
投资建议:近期市场风偏上行,指数突破3500,保险板块受益于贝塔属性亦有共振,长钱入市等相关政策利好信号或持续催化情绪面。基本面来看,预定利率下调在即,新单销售虽面临下行压力,但行业利差风险逐步收敛趋势不改。
分红险转型优化成本结构,叠加渠道降本增效助力,保险负债端经营质量稳步改善。看好保险板块“强beta”属性+“转型alpha”,港股估值更低、具备股息率优势。
人身险标的PEV 估值:
A 股:国寿0.81x、平安0.74x、新华0.74x、太保0.66x。
H 股:国寿0.35x、平安0.63x、新华0.49x、太保0.46x、阳光0.41x、太平0.24x、友邦1.32x、保诚0.73x。
财险标的PB 估值:财险1.24x、人保A1.34x、人保H0.84x、众安1.36x。
我们的推荐顺序是:中国太保H、中国人寿H、中国平安H、中国人保H。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权益市场波动、长端利率下行、改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