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跷跷板”下债市调整,信用利差被动收窄上周资金面维持宽松,但边际有所收敛,资金价格小幅上行。上周央行累计进行4257 亿元7D 逆回购操作,共有6522 亿元逆回购到期,累计净回笼2265 亿元。债市方面,上周利率债净供给出现回升,“股债跷跷板”效应下现券整体走弱。全周来看,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bp 至1.67%,30 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样上行2bp 至1.87%。信用债方面,非金融信用债一级发行量环比上升,同时到期回售量也同步上升,净增量较上上周变化不大,接近900 亿元。二级方面,在利率债收益率上行带动下中长端收益率有所调整,但在季初整体需求较好的情况下,调整幅度不及同期限利率,信用利差被动收窄。收益率方面,短端小幅下行1-2bp,3-5 年收益率多数上行1-3bp。国开债1-5 年收益率整体上行4-5bp、调整幅度大于信用债,信用利差全面收窄、1 年期收窄5-6bp 幅度更大。从历史分位数来看,目前各评级和期限信用利差多数在5%分位数下方。
具体需求方面来看,从非金融信用债净买卖数据来看,理财净买入规模达93 亿元;基金净买入规模下降至369 亿元,周三起单日买入规模下降至100 亿元以下;保险公司净买入95 亿元左右,其他资管类机构净买入规模为211 亿元,净买入量出现回升。包含银行二永债的其他类债券来看,银行理财净买入8 亿元;基金净买入规模明显下降至97 亿元,环比下降466 亿元;保险公司转为净买入23 亿元,其他类资管机构净买入规模下降至0 亿元左右。
整体来看,上周在股市走强影响下,债市出现小幅调整,但信用债在配置需求仍在的情况下,调整幅度相对较小。往后看,我们认为7 月信用债供需关系仍然偏正面,理财规模增长叠加信用债ETF 需求强劲(上周在市场调整的情况下,信用债ETF 规模继续增长47 亿元),对信用债需求仍有一定支撑,信用利差有望维持低位。在信用债投资端,我们认为在中短端信用债底仓配置的基础上可继续关注3-5 年期票息相对较高个券配置,同时二永债跟随利率债波动,可以适度波段。
对于长期限信用债,我们认为可以适当关注部分流动性较好的品种调整之后的机会。1)从收益率走势来看,6 月份以来10 年期AAA 品种收益率波动中下行,最低点相比5 月底下行10bp 左右,上周调整幅度在3bp 左右,本周一收益率仍处于调整之中。我们认为后续收益率或跟随基准利率波动,在基准利率下行时或有交易机会。2)从需求角度看,首批科创债ETF 上市后预计仍有一定申购规模,我们认为或在短期带来信用债的增量配置需求。3)从与同期限地方政府债来看,扣税后的信用债票息略有利差。对于自营机构和资管(含公募基金)来讲,分别高10bp 和20bp左右(以10 年AAA 品种为例)。不过考虑到长期限信用债的流动性问题,我们认为需持续关注ETF 等新增需求申赎规模和债券市场走势,及时做好仓位调整。
低隐含评级成交情况
隐含评级AA、AA(2)评级活跃个券成交收益率涨跌互现,AA 评级样本券平均剩余期限均有所压缩,而AA(2)评级有所拉长。AA 评级活跃券中城投占比近1/4,区域较为分散,产业多集中在煤炭等行业;AA(2)评级活跃券中地市级占比约半数,其余多为园区、省级,区域较为分散。具体来看:
隐含评级AA 的成交中城投近1/4,区域较为分散,剩余期限0.91 年左右的鄂联投成交在1.71%附近,成交价和估值分别下行8bp 和1bp。其余较为活跃的个券多集中在煤炭等行业,剩余期限1.54 年左右的绿城地产成交在3.05%附近,成交价和估值分别下行5bp 和11bp;剩余期限0.72 年左右的华侨城成交在3.45%附近,成交价和估值分别下行17bp 和1bp;剩余期限0.99 年左右的湖南建工成交在1.8%附近,成交价和估值分别下行7bp 和1bp。
隐含AA(2)评级样本中,地市级占比约半数,其余多为园区、省级,区域较为分散。剩余期限2.52 年左右的景国资成交在2.25%附近,成交价和估值分别下行9bp 和3bp;剩余期限0.87 年左右的金阳投资成交在1.82%附近,成交价和估值分别下行9bp 和2bp;剩余期限1.96 年左右的中德联合集团成交在2.27%附近,成交价和估值分别下行 周二级市场成交分析
非金融信用债成交量1来看,本周产业及城投成交量环比下降5%,成交量约8960 亿元。结构上,分行业来看:城投成交量占比42%;分期限来看,1 年及以下、1-3 年成交量占比分别为31%和39%。永续债成交量环比抬升12%,达1090 亿元。
非金融信用债成交收益率来看,根据 成交数据统计,收益率有所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