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子行业观点
人形机器人:
7 月7 日,星动纪元官宣完成近5 亿元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VGC 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立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持续加码。华兴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的研发与量产落地,推动“模型-本体-场景数据”闭环飞轮高速运转。
7 月7 日,云深处科技官宣完成近5 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为云深处科技在技术产品研发、场景应用拓展、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等方面注入更强动力,助力其进一步巩固四足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加速人形机器人、轮足机器人等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云深处科技创始人兼CEO 朱秋国明确表示,资金将重点投向四足机器人产线扩建、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及高端人才引进三大方向。
7 月8 日,追觅科技孵化的独立机器人创业公司魔法原子,正式发布新款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该机器人拥有自研高性能关节模组,具备24 基础自由度,最多可扩展至49 自由度,关节最大扭矩超130N.m,能实现“大扰动冲击恢复”等运动,运动范围最大达320°。魔法原子预计今年量产400 台人形机器人。
7 月8 日,具身智能技术公司它石智航宣布完成1.22 亿美元天使+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多家机构跟投,老股东持续加码。早在2025 年3 月,它石智航就已完成1.2 亿美元天使轮融资。它石智航正式成立于2025 年2 月5 日,成立5 个月时间里,团队以行业首创的Human-Centric 具身数据引擎为技术核心,全力研发全球领先的物理世界AI 和通用机器人全栈技术体系,继续向构建可信赖的超级具身智能系统目标迈进。
7 月8 日,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至少收购其63.62%股份。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等。对此,智元否认拟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为借壳上市,其相关人员表示,本次收购为通过“协议转让+主动邀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中的重组上市。
7 月9 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称,已训练出可利用AI 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手术的SRT-H 机器人,这是人类迈向自动化医疗的重大进展。与需医生操控的现有手术机器人不同,SRT-H 能独立判断、决策,应对术中突发情况。它经外科医生手术视频训练,在猪器官实操中成功率达100%,未来有望改善医疗资源不均问题。据新华社国际报道,美国高科技医疗设备公司直觉外科手术公司推出的“达芬奇机器人”2000 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后,已经在全球范围参与了超过1200 万台手术,但现阶段临床中使用的机器人完全靠人类医生操控才能“行动”;2024 年,全球共实施了270 万台有机器人参与的手术,全球外科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100 亿美元。
7 月9 日,中科新松推出睿可系列两款人形机器人MR73A 与MR73B,它们突破传统局限,融合移动性、环境感知力与操作能力,适配复杂场景。MR73A 有27个自由度,具柔性协作等能力;MR73B 侧重智能升降与调度,适用于物流仓储;二者瞄准工业与商业柔性协作痛点,是新松进入具身智能领域的里程碑。
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 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我们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基于当前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建议关注:1)高复杂度灵巧手的功能实现:兆威机电、鸣志电器、江苏雷利、丰立智能、步科股份、福莱新材、大业股份、南山智尚、恒辉安防;2)丝杠量产与降本:恒立液压、北特科技、贝斯特、震裕科技、五洲新春、浙海德曼、华辰装备、津上机床中国;3)谐波产业链:绿的谐波、瑞迪智驱;4)六维力传感器:安培龙、凌云股份、铂力特;5)机器人动捕与训练:奥飞娱乐、凌云光。
机床&刀具:2025 年6 月,日本机床订单金额为1331.50 亿日元,同比下降0.5%,环比增长3.4%;其中内需订单398.69 亿日元,同比下降2.3%,环比增长20.8%;外需订单932.81 亿日元,同比增长0.3%,环比下降2.5%。2025 年5 月日本对华机床订单为309.5 亿日元,同比上升10.6%,环比下降3.9%。2025 年1-5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33.2 万台,同比增长13.3%。机床&刀具领域作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