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多晶硅价格大幅上调。根据硅业分会,7 月第二周多晶硅报价区间提升至4.5-5.0 万元/吨。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但新订单成交量有限。此次提价主要是由于多晶硅企业超一年以上亏损运营,为清库存导致价格已远低于综合成本,为符合“不低于成本销售”的价格法规要求,硅料企业一次性提价至综合成本线之上。由于多晶硅企业之间综合成本不同,硅料报价呈现分化,在有限的下游需求下,品质差异不大且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将优先成交。在本轮提价过程中,综合成本较高的企业处于相对劣势。
硅片、电池片报价跟涨。根据SMM7 月14 日数据,当周硅片报价大幅上调,主要由于硅料市场报价上涨对硅片形成有力支撑。由于前期多数电池厂维持低库存运行,硅片已在高位达成成交,直接传导至电池端成本压力。高效电池片报价同步上涨,但组价端对涨价的接受意愿并不强,为强化议价权,多家电池厂主动延缓出货。
组件部分试探性跟涨,电池与组件双方仍处于试探博弈阶段。根据SMM,由政策驱动的涨价潮已构建完整传导链条,短期的价格有望得到修复,但需求仍然是重要决定因素。受制于项目收益率压力,组件涨价空间有限。当前组件厂商策略分化,一二线组件厂商部分在调涨价格上积极;部分处于观望期且对需求不具备信心,调价谨慎,倾向于持稳价格;而三四线厂家仍在下调价格以争取订单。目前电池和组件双方仍处于试探博弈阶段。
我们认为多晶硅价格领涨、其他主材环节价格跟涨主要受政策影响,供需关系实质性改善是价格企稳的关键因素。我们认为在政策的引导下,产能或将得到调整和出清,随着供需关系逐步改善,产业链将得到价值回归。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行业内成本较低、技术领先的产能将充分受益于本次政策催化,建议关注协鑫科技、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钧达股份等。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