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数量持续上升。根据药智网统计数据,截至6 月4 日,2025 年我国国产创新药发生BD 交易近80 项,其中License out 项目近60 项,License in 项目近20 项目。从已公布金额数据的项目来看,License out 项目涉及金额512 亿美元。我国PD-(L)1/VEGF-(A)双抗迎来高光时刻。据Market.us 数据,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24-2033 年CAGR 将达到37.5%,至2033 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926 亿美元。中国创新药审评审批在加快。我国头部医药企业研发投入较快增长,研发成果有望逐步落地。7 月1 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五方面提出16 条举措,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商保多元支付等进行全链条支持。有望推进“丙类目录”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推动创新药加快进入定点医药机构。
原料药在外贸领域展现了较强的抗跌韧性。随着全球抗生素需求的增长,抗生素中间体行业也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绿色生产技术升级成为趋势。随着新产能的释放,维生素产业仍将保持竞争整合态势。
药辅新规实施在即,利好龙头企业。未来植物胶囊的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全球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尤其是具有全球新药研发生产服务能力的平台型公司,有望受益于全球新药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和外包率的不断提升。CDMO 行业从“规模红利”向“技术溢价”转型,中国CDMO行业已经迈入了细分赛道的多线发展阶段。头部企业保持营收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以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不断提升,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盈利能力。
2025 年初至2025 年6 月20 日,医药生物指数(申万)上涨4.57%,跑赢沪深300 指数6.81 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6。2025 年初至今,涨幅最大的子板块为化学制药,涨幅18.57%;涨幅最小的子板块为中药,跌幅5.81%。
【配置建议】
创新药建议关注三生制药、三生国健、联邦制药、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等;原辅料建议关注天宇股份、浙江医药、山河药辅、山东赫达等;医疗服务建议关注药明康德等;医疗器械建议关注联影医疗、惠泰医疗、迈瑞医疗、澳华内镜等。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主要产品销售增长不达预期;研发进展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