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6 月30 日,美国核聚变企业CFS 宣布与谷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200MW 商业化供电协议。本次协议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商业供电协议,也是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路线的首个商业发电协议。
海外科技巨头加码可控核聚变产业。谷歌2021 年参与CFS 的B 轮融资(总融资额18 亿美元),并签署200MW 购电协议。微软2023 年与Helion 签署2028 年50MW 的购电协议,后者系Sam Altman 个人领投。此外,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3 次参与General Fusion Inc 的投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多次参与多个聚变公司的融资。
技术路线不断迭代演变。高温超导托卡马克、场反是目前海外商业化预期最快的两种路线,其中CFS 是托卡马克领头羊,2023 年开始建设SPARC示范工厂(50-100MW),2025 年以来开始磁体线圈制造,并开始安装相关部件,计划2026 年产生等离子体,2027 年运行,203X 年建成首座商业化电站ARC(400MW),该电站审批流程今年5 月已启动。而Helion 则引领场反路线发展,其原型机已迭代至第七代,预计能较快实现Q 值>1(磁场强度、脉冲频率高于第六代),Helion 计划2028 年上线其商业化发电站(基于第八代装置)。
关注电源等核心系统。高温超导磁体和电源系统在以上两路线的价值量占比高,在托卡马克试验装置中,超导磁体成本占比超30%,电源系统占比近10%。而场反路线的电源系统更复杂、要求更高,估算在装置中成本占比近40%,是最大成本项。
建议关注(部分为其余行业覆盖):禾望电气、爱科赛博、精达股份、旭光电子、联创光电、国光电气、合锻智能、四创电子、弘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