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市走强对债市带来短期调整压力,信用利差大多被动收窄
上周受股市上涨影响,利率债有所调整,由于信用债调整幅度不及利率债,信用利差大多被动收窄。其中短久期利差收窄幅度较大,1 年期各评级中短票利差全周累计收窄5-7bp,3 年期和5 年期中高评级中短票利差收窄1-2bp,7 年期各评级中短票利差走阔2bp 以内。分品种来看,1 年期二永债利差收窄幅度小于其他信用品种,3 年期各评级二永债利差均走阔。1)城投债:上周城投债信用利差大多收窄,短久期利差收窄幅度较大。1 年期各评级城投债利差全周累计收窄5bp;2)金融债:上周二永债信用利差表现分化,1 年期各评级二永债利差均小幅收窄,但幅度小于其他信用品种,3 年期二永债利差均走阔,幅度为2bp以内。此外7 年期券商次级债信用利差走阔约3bp。
二、信用债二级成交情况:整体换手率有所回落,各品种TKN 占比均下降
上周信用债整体换手率从上周的2.36%降至2.21%(降幅0.15 个百分点),反映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减弱。与过去三年相比,2025 年换手率处于中等水平,但近期呈现回落趋势。上周多数信用品种TKN 占比明显回落,证券次级债、保险公司债微降。从成交期限来看,上周全部信用债的加权平均成交期限小幅增加,从2.8 年增加至2.9 年。其中城投债和产业债加权平均成交期限环比均有所增加,分别为2.4 年和3 年;金融债各品种加权平均成交期限环比大多减少,二级资本债和银行永续债加权平均成交期限分别为3.7 年和3 年。
三、信用债机构行为:基金维持增配信用债,但力度有所减弱,保险对超长信用债转为净买入
机构行为方面,上周基金、其他产品类(包含企业年金、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等)、货币基金、保险、理财均为信用债的主要增配力量。具体来看:基金虽维持增配态势,但力度较上周有所减弱,且主要增配 5 年以内信用债,对长久期及超长久期信用债由上周的大幅净买入转为净卖出,配置久期缩短。保险上周调整配置策略,对 7 年以上信用债转为增配,久期有所拉长。理财上周集中买入 3 年以内信用债,买入久期较上周也有所压降。
四、股市对债市的扰动加大,信用策略上建议逢调整可以择机加仓;“反内卷”政策影响下可以关注钢铁、煤炭产业债
股市上涨近期对债市带来压制,但短期股市走势存在反复的可能性;而且7-8 月经济环比存在季节性回落的可能性,资金面继续保持宽松的环境,因而债市短期虽然有波动,但依然处于偏多的环境。前期信用利差已经出现幅度较大的压缩,在操作上建议采取逢调整择机加仓的策略,不建议激进追涨。主题概念方面,上周首批科创债ETF 上市认购踊跃,可适度挖掘指数成分券中超额利差压缩空间较大的科创债标的,持续关注科创债ETF 扩容情况。“反内卷”政策影响下可以关注钢铁、煤炭产业债信用利差压缩的可能性。
风险提示:政府债券供给冲击超预期,资金面超预期收紧,经济超预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