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引导长周期投资考核,长期资金入市比例仍有提升空间。财政部7月11 日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并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注重稳健经营,增强投资管理能力。具体来看,制度主要调整了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年限,以推动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更加注重长期收益、防范短期行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 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 万亿元,实际投资A 股的比例约为11%左右,而平均政策上限为25%,意味着后续保险资金入市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保险资金偏好高股息、低估值资产,历史来看险资举牌对股价有明显提振。从投资特点来看,保险资金一般偏好股息率较高且估值较低的资产,因为保险资金负债期限较长,需要寻找期限匹配且风险较低的长期资产。高股息央企背靠国资委支持且具有行业头部的资源,经营稳定性高,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通常具有稳定的盈利和分红能力,能够为险资提供可持续的股息保障。回顾过往行情,2016 年前后保险公司出于改善财务报表、获得长期稳定财务回报的需求举牌增持建筑央企,例如中国建筑在2016 年受安邦资产举牌增持:2016 年11 月17 日晚间中国建筑公告安邦资产增持公司股票,首次达到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5%;同时11 月18 日晚间公告中安邦表示将在未来一年内继续增持不低于1 亿股中国建筑股份;11 月21 日中国建筑再度公告,11月18 日至21 日,安邦资产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3.63 亿股远超此前公告,在此区间内中国建筑股价涨幅5.20%,而受此消息影响,11 月22 日当日中国建筑股价涨幅6.47%,总体来看11 月17 日至当月月底股价涨幅达40.97%。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建筑建材高股息标的。一方面,全球贸易政策仍具备不确定性,下半年国内“稳增长”有望涉及基建领域,资金加速到位下上游头部企业有望优先受益;另一方面,当前宽松的利率环境下,高股息板块作为风险偏好较低的防御类资产,有望展现相对较好的投资回报。叠加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制度加强,基本面稳健的建筑高股息标的配置价值继续凸显。截至2025年7 月11 日,隧道股份股息率(ttm)达5.10%;中材国际股息率(ttm)达4.97%;四川路桥股息率(ttm)达4.81%,且未来三年规划进一步上调现金分红比例;中钢国际股息率(ttm)达4.64%;中国建筑股息率(ttm)达4.47%。同时,建筑央企港股估值较低,A/H 价差大,股息率更具有吸引力,如港股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通建设、中国能源建设股息率(ttm)分别为5.72%/5.13%/6.15%/3.43%,截至2025 年7 月11 日的PE(ttm)分别为3.81/3.44/3.66/5.55 倍,分别位于历史的27.7%/19.1%/23.4%/58.5%水平,A/H 价差分别达44.3%/52.6%/69.5%/87.0%。
风险提示: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