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增速环比回升,增量主要来自政府债和贷款,贷款受到季节性供需因素影响,持续性待观察。2025 年6 月社融同比增长8.9%,环比5 月提升0.2pct,当月社融增量4.20 万亿元,高于Wind 一致预期4942 亿元,同比多增9008 亿元。结构上:1、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710 亿元,我们理解除了去年同期基数偏低以外,一是5 月起置换债发行高峰已过,对贷款余额的影响有所减弱,二是降准降息逐步起效、企业抢出口、季节性消费活动等多重因素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撑需求。
2、政府债同比多增5072 亿元,持续拉动社融增长。3、企业直接融资同比多增362 亿元,主要是债券融资同比多增313 亿元。 4、非标融资同比多减184 亿元。
新增贷款超预期,对公短贷贡献主要增量,存在一定的季末冲量行为;居民户贷款和对公中长贷同比小幅改善。6 月全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1%,环比持平,当月贷款增量2.24 万亿元,高于Wind 一致预期3953 亿元,同比多增1100 亿元。1、居民户短贷、中长贷均同比小幅多增。居民户短贷同比多增150 亿元,前期促消费政策以及“618”购物节、暑期出行等季节性活动带动消费需求释放;中长贷同比多增151 亿元,考虑到6 月地产成交数据有所走弱,或主要来自提前还贷的同比改善。2、对公短贷同比多增近5000 亿元,中长贷自2 月份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多增。对公短贷同比多增4900 亿元,与票据融资的同比多减幅度(3716 亿元)较为接近;中长贷同比多增400 亿元,为今年2 月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多增,一方面贷款置换的影响有所减弱,一方面可能也与关税豁免期抢出口、前期发行的专项债逐渐转化为实物工作量等因素有关。
M1 增速加速回升,或是低基数、财政支出和开工率边际提升的共同作用;居民存款保持同比多增,存款脱媒或好于预期。6 月M1 同比增长4.6%,环比回升2.3pct,M2 同比增长8.3%,环比回升0.4pct,M2 与M1 增速剪刀差收窄1.9pct至3.7%。M1 增速加速回升,我们理解是去年同期低基数、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力度、企业开工率边际提升的共同作用。6 月新增人民币存款3.21 万亿元,同比多增7500 亿元,具体来看,居民户存款同比多增3300 亿元,如我们此前报告《25 年存款增长有何新特征?如何展望存款脱媒及大行负债稳定性?》所指出,对本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引发的存款脱媒或可以乐观一些;企业存款同比多增7773 亿元,一是去年手工补息监管后基数偏低,二是财政存款持续向企业存款转化,对应财政存款同比少增7 亿元(而6 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多增约7000 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多减3400 亿元。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宽货币有望延续,全社会预期回报率中长期仍趋于下行,低波红利策略有效性料延续。公募改革导致的银行配置偏离风格回归的预期,有望助力银行跑出超额收益。保险预定利率或于25Q3 再度下调,险资股息率容忍度有望进一步抬升,呵护银行绝对收益。预计银行业基本面25Q2 环比25Q1 边际将有所改善,主要是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压力的缓解。
现阶段关注两条投资主线:
1、为三季度保险预定利率下调提前布局高股息类银行,建议关注:建设银行(601939,未评级)、工商银行(601398,未评级)、渝农商行(601077,买入);2、中小银行年初以来表现强势,后续我们依然看好,考虑到目前行业估值、股息、基本面等多重因素, 建议关注: 兴业银行(601166,未评级)、中信银行(601998,未评级)、南京银行(601009,买入)、江苏银行(600919,买入)、杭州银行(600926,买入)。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蔓延;流动性环境超预期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