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H1 实现归母净利润36.0-44.0 亿元,同比+52.6%至86.6%,对应2025Q2 实现归母净利润20.2~28.2 亿元,中值24.2 亿,对应同比+80.4%,环比+54.4%。公司业绩大超市场预期。
AI 算力需求持续高增,多卡互连驱动光模块需求爆发。2025 年一二线云厂商资本支出保持强劲态势,企业及主权实体对AI 算力的需求同样显现。在技术层面,GPU 和ASIC 的单卡迭代的同时,多卡互连的带宽优化成为关键瓶颈解决路径,直接推动带宽需求提升。我们预计2025 年数据中心光模块需求将进一步爆发。
Blackwell 驱动新一轮增长,1.6T 光模块有望加速渗透。英伟达Blackwell系列GPU 和相关技术来自一二线云厂、主权与企业AI 的需求有望继续增长,同时1.6T 光模块等开始参与配套出货,有望实现基数和渗透率的双击。中际旭创在1.6T 光模块领域布局领先,出货有望持续加速。
云厂自研ASIC 出货高增,算力链价值占比有望提升。一线云厂自研ASIC 出货有望快速增长,ASIC 相比GPU 单卡性能略差但性价比更高,“单位美元”能够买的,需要买的算力卡及配套增加,云厂资本开支投向或在产业链再分配,产业链相关硬件需求增速有望高于云厂资本开支增速。
公司有望深度受益于2025 年800G、1.6T 需求高景气+硅光加速渗透。
公司作为与大客户联系紧密的全球头部厂商,能够对接到主流客户需求,同时扩产有序推进,在上游物料紧缺背景下,硅光芯片布局深厚的同时有望取得物料供应结构性优势,进而深度受益于800G、1.6T 及硅光的产业需求趋势。展望2025H2 及后续,我们认为在云厂商持续迭代网络架构的趋势下,公司凭借在硅光技术、供应链垂直整合及客户服务方面的综合优势,有望在800G 和1.6T 的产业趋势中深度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海外算力需求持续增长,网络架构及公司公司产品继续升级,我们将公司2025/2026/2027 年预期归母净利润由82.4/97.0/114.5 亿元上调至90.7/129.7/166.8 亿元,2025 年7 月16 日收盘价对应2025/2026/2027 年PE 分别为21/15/1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与份额不及预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