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金属价值重估, 供给为核心主线全球有色资源分布不均,世界格局风云变化,战略资源成为各国兵家必争之地,战略金属价值重估仍将继续,供给仍为核心线索。不同于过去以交易宏观需求复苏为主的有色轮动顺序,今年以来战略金属走出了相较于有色指数及基本金属较强的超额收益,供给成为核心催化主线。
稀土磁材:战略金属核心代表,重视价格触底后的政策催化向后展望,稀土作为国内最核心的战略金属品种,随国家管控逐步趋严叠加海外供给的潜在扰动可能,价格端和估值端均具备一定上涨动能,重视中长期配置价值。工信部主动收缩供给作为对弱势价格的回应,供给对价格的压制持续弱化。新的稀土管理条例也明确由两大集团主导国内稀土行业发展,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把控力。同时,假如后续把进口矿逐步纳入到冶炼分离配额体系当中,更将极大提升国内对稀土金属的把控力度,消除进口矿的扰动。再者,中美贸易摩擦如何演绎仍具备不确定性,稀土作为国内绝对战略优势资源,战略属性不言而喻。对于磁材行业,核心关注两点:(1)国内磁材出口管制陆续放开后,订单修复以及出口格局优化将提升行业盈利;(2)紧密跟踪以特斯拉为首的人形机器人的开发落地进展和对行业需求的提振。
钨:供给刚性延续,看好钨价中枢上行
向后展望,资源禀赋限制主导,叠加政策管控因素,钨行业的供应刚性将支撑价格中枢上行。
目前钨资源供给刚性主要体现为:(1)存量矿山长周期开采下贫化导致的产量下滑;(2)海外新矿山放量缓慢,国内矿山投产仍需时日;(3)再生钨是长期供给的重要补充,但短期难以大幅放量缓解短缺。同时,2025 年国内第一批配额的同比下滑进一步推升产业看多价格的情绪。
随着后续传统工业需求稳健增长,光伏、军工等新兴需求加持成长,钨价中枢有望持续上行。
钴:刚果金挺价意愿坚决,看好钴价长期修复
钴是供给高度集中的伴生型小金属品种,刚果金占全球产量比例的75%,资源国的政策导向对于行业供给影响显著。刚果金于今年2 月底禁止出口,并在4 个月到期后再度延期3 个月,充分彰显其挺价决心。考虑禁止出口影响,2025 年刚果金境外库存将实现去库。同时由于下半年国内将面临原料到港真空期,钴价将开启来自现货错配的第二度价格上行,并有望突破前期高点,看涨至30 万/吨。刚果金后续出台出口配额概率较大以长久期抬升钴价中枢,以2024年产量为基数削减30%以上方可达到供需平衡,若海外新能源不及预期,则需削减更大比例。
镍:印尼政府托底,需待宏观修复驱动向上弹性镍作为供给集中度较高的基本金属,头部国家对供给的影响较大。印尼作为2024 年全球镍供给占比约60%的镍寡头,自2023 年起出台一系列政策,意在放大镍产业的国家经济效益、强化镍的定价权。考虑到印尼政府通过RKAB 审批调节镍矿审批速度,镍矿偏紧使得矿价高位运行,成本支撑镍价底部夯实,但当前全球制造业PMI 仍处底部,镍价向上弹性仍需待宏观需求修复。考虑到板块公司未来均有扩张计划,且主要集中在具备成本优势的湿法及富氧侧吹,镍价底部享受量增带来的成长,镍价上行其利润弹性大于商品价格弹,权益板块性价比凸显。
锂:供给压力仍存,静待高成本资源出清
面对疲软的锂价走势和低迷的盈利预期,以澳矿为代表的多数锂企现金流和资金状况开始逐渐恶化,新增资本开支大幅降低,但现阶段必须承认实质性的资源出清仍需时间,供给过剩矛盾仍将压制价格。但就权益而言,自锂价跌至7 万元/吨位置已逐步企稳,标的估值回落至历史底部区间,安全边际明显,且随着固态电池等新兴应用进展加速,新的需求催化点有望提振弹性。
风险提示
1、新能源需求不及预期;2、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影响;3、海外布局风险抬升;4、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