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市场热议的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在内容上,主要以“反内卷”为核心。区别于上一轮主要为上游传统资源品行业的产能过剩,本轮调控覆盖传统与新兴行业双主线,但重点无疑在于中下游制造业、新兴行业的无序竞争。从调控目的上看,上一轮供给侧改革修复了通缩环境,改善了企业盈利,但未根本改变经济底层逻辑。本轮供给端调控政策,以构建统一大市场、促进经济循环为目的,最终是为了通过改革优化供给质量,最终实现产业升级目标和高质量发展。从调控手段上看,上一轮“供给侧改革”以行政性措施为主,聚焦产能收缩。但本次“反内卷”由于调控对象行业与目的差异,无疑需要更复杂的制度创新和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在实施主导力量上,注重行业自律机制、法律法规完善和地方政府行为规范参与调控。从后期政策实施进程来看,本次中央财经委定调后,将成为中期政策面重点推进工作之一,预计将持续推进和落地。不过,对商品价格影响上,当前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并不低;新兴行业较为分散,民企占比更高,考虑到本次调控方式更注重市场化和制度化,预计整体效果释放速度和强度或将较上一轮供给侧改革周期更为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