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适当兑现,静待布局机会。回顾二季度4 月初权益深V 中平衡偏股转债率先完成估值修复,之后在震荡中偏债部分逐渐完成估值修复,直到6 月下旬随着评级调整担忧的解除以及下修预期的提升、转债频频创出新高。从供需角度来看,供给缩减尤其是银行转债的强赎退出是二季度市场最为关注的议题,供需矛盾也再次成为焦点,供给层面Q2 发行明显加速、然而到期与强赎退出(尤其是银行转债的强赎转股)较多导致规模累计减少超过500 亿,虽然发行&预案有加快趋势、但难抵规模下滑;需求层面,在经历4 月初的急跌后资金稳步流入转债市场,而进入5 月后随着权益市场进入波动、资金兑现情绪明显,而6 月下旬评级负面的落地与权益市场的新高则为转债市场带来新一波增量资金。估值层面,具体来看平衡型转债估值在6 月中之前都较为平稳、然而6 月底也出现加速上行;偏股型(平价110 以上)转债估值则受较多强赎事件影响一直低位徘徊,当前处于历史偏低位置;相比之下偏债转债估值则创下新高,这一方面得益于评级负面落地,另一方面受益于大盘银行转债退出的资金溢出效应,此外多只个券超预期下修也再次带动市场参与下修博弈的热情,因此估值自5 月下旬以来加速上行、目前已经来到18 年以来的新高位置。从权益角度来看,当前面临美国“大而美法案”、关税豁免即将到期等外部问题,同时由上周开启的中报业绩预告期也将拉开中报帷幕,短期高位后权益市场波动可能会加大。而虽然当前转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但短期估值冲破历史高点已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在权益市场即将转入震荡的背景下,转债或将面临估值调整压力,因此综合来看,短期应当以大盘偏债品种为主、适当规避下修预期过高的个券,适当兑现、保持灵活仓位,等待下一次布局机会。
投资策略
股市:震荡中挖掘结构机会。近期伊以冲突缓和后,A 股权重板块重新引领上行、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暖;然而海外层面各国关税豁免期积极向到期,同时美国“大而美”法案签署实施,短期外部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进入7 月后,即将迎来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密集披露期,业绩超预期与触底反弹都是市场下一阶段的重点关注方向,指数波动可能会加剧。展望后市,重要资金托底的背景下宽基指数将处于震荡中,行业层面主要围绕景气边际转好以及产业升级主题方向,可积极关注创新药、自主可控、AI+、固态电池等主题,同时关注景气度回升的半导体/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等方向;此外近期政策端对“反内卷”的关注度明显提升,积极关注相关低位行业。
转债:轻指数重个券。过去两周权益指数突破上行,转债则表现出较强跟涨能力,且在权益弱势的背景下偏债标的持续上行、表现出明显超额,估值继续大幅提升。短期来看海外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风偏或将回落,而当前转债价格&估值位置已经来到年内高点,同时偏债部分估值来到18 年以来的历史高位,因此整体观点中性偏谨慎,仍然偏向于结构性行情,转债配置上仍然建议以结构性个券机会为主,具体关注:1)TMT&机器人&低空方向的英搏/中贝/信测/升24 等的低吸机会;2)创新药相关华海/美诺/微芯等;3)关注化债方向晶澳/晶能/天能/海亮/金能等;4)涨价顺周期长海等;5)底仓兴业/中特等;6)次新标的正帆/鼎龙/安集/伟测/国检/华医等。
市场回顾
一周行情回顾:上周转债指数涨幅与股指相当、估值继续上行;估值方面,平价90-110 转股溢价率为26.5%、价格中位数124.7,偏债估值来到历史新高。
一级市场跟踪:上周2 只新券发行,1 只转债获股东大会通过,1 只转债发行获交易所受理。
风险提示
信用事件冲击;再融资政策变动;权益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