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加速出海,全球舞台竞风流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业从“follow 海外”逐步迈向“自主创新”,原研能力持续增强,频获国际认可。在AACR、ASCO 等顶级学术会议上,中国药企以高质量临床数据持续刷脸,2025 年AACR 中国药企参展数量及研究成果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全球医药巨头在面临成本高企与专利悬崖背景下,加速布局中国新药资产,2024 年中国License-out 交易总额已突破430 亿美元,占全球近两成。伴随FIC 数量增长与交易结构升级,中国创新药正以“高质量+高效率”模式重塑全球医药创新版图。
借船or 造船,创新出海正当时
当前国产创新药出海主要有“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两种模式。
造船出海,掌舵远航。“造船出海”是指中国本土药企自主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申报上市,获批后自有团队实现在海外销售。目前,百济神州和传奇生物是我国药企造船出海的经典案例。
百济神州凭借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实现中国原研抗癌药在美零的突破,标志性产品已成长为年销售额超26 亿美元的全球重磅药物;传奇生物自主研发的CAR-T 疗法Cilta-cel 则成为全球首个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二线治疗的BCMA 靶向药,销售持续攀升。
借船出海:BD 浪潮起,NewCo 方兴未艾。借船出海是指国内企业借助合作伙伴在国际上的开发能力和商业化经验,快速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是中国Biotech 加速国际化的重要路径,主要有对外授权(BD)和NewCo,两种模式。
通过对外授权合作(BD),企业可在药物上市前获取首付款、里程碑与销售分成三重收益,缓解早期资金压力、提升项目确定性。2024 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总额达519 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超50 起交易,披露金额达484.48 亿美元。随着交易频次与金额持续攀升,BD模式正成为中小Biotech 出海的主流选择,也标志着其产品力获得全球药企的初步验证与认可。
NewCo 模式通过设立海外新公司,整合授权与投资资源,推动中国药企产品出海。2024 至2025 年上半年,恒瑞、康诺亚等多家企业采用NewCo 模式成功实现产品出海。整体来看,NewCo 模式通过引入外部资金与海外资本市场认可,不仅可在早期释放管线价值,还能通过股权参与降低风险、锁定长期收益,为未来产品上市或并购创造更多机会。
风险提示
1、国内政策转向风险;
2、全球政治环境变化风险;
3、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4、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