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近况
乘联会发布6 月数据:狭义乘用车零售/批发/生产208.4/249.0/241.9 万辆,环比+7.6%/+7.5%/+6.1%,同比+18.1%/+15.1%/+13.3%;出口(含整车和CKD)48.0 万辆,同环比+23.8%/+7.3%。
评论
6 月批零产创历史同期新高,出口重回快增通道。以旧换新政策和去年同期淡季低基数支撑零售同比高增,出口重回快增支撑批发增速,而生产增长慢于批发慢于零售体现行业去库趋势,6 月行业库存下降15 万辆(但今年1-6 月累计库存仍较同期增长)。累计来看,1H25 车市批零分别为1328/1090 万辆,低基数下同比+12%/+11%表现强劲;出口量稳健增长+7%至248 万辆,其中自主新能源占81 万辆,同比+109%表现亮眼。
6 月新能源延续增长,新势力表现亮眼。6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同环比+27%/+1.6%至124 万辆,渗透率至53.3%。拆分来看,纯电/狭义插混/增程分别占比62%/28%/10%,其中纯电维持亮眼增速,销量同环比+39%/+1.5%,仍跑赢插混,主要受益于5-15 万元纯电车型周期。分品牌看,6 月比亚迪37 万辆、吉利12 万辆、长安8.7 万辆仍维持新能源头部前三;新势力方面,6 月零跑以4.8 万辆维持榜首,赛力斯销量同比+5%达4.3 万辆。理想3.6 万辆、小鹏3.4 万辆、小米2.5 万辆紧随其后,小米YU7 于6 月上市,开售18 小时锁单超24 万辆,新势力总体份额仍快速扩张。合资品牌也有明显改善,如上汽大众、一汽丰田均实现同比增长。
2Q车企业绩分化,2H总量谨慎。二季度价格竞争更加激烈,同时新能源品牌海外销量增速快,形成一定对冲。我们认为,部分车企或出现毛利率环比下降,销量高增的品牌(如零跑、小鹏等)受益于规模效应整体或实现减亏;零部件板块或将受到车企价格竞争压力转嫁,业绩或不及预期,且出口链关税影响或在2Q体现;重卡有望2Q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销量改善,拉动龙头公司业绩增长;二轮车2Q低基数上行业仍实现较快增速。展望总量,我们认为2H高基数下零售实现同比正增长或有一定压力。同时,近期“反内卷”(工信部强调车企“价格战”没有赢家)和以旧换新政策接续(部分地区出现置换补贴申请暂停情况)讨论较多,而国家明确表示将接续资金支持和推进整治“内卷式”竞争,我们判断竞争态势或改善。
估值与建议
我们建议关注:1)整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零跑汽车、长城汽车等。
2)产业链:福耀玻璃、新泉股份、中国汽研、拓普集团、震裕科技、双林股份、豪能股份、祥鑫科技、松原安全、瑞鹄模具等。3)重卡:重汽H/A、中集车辆。
风险
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以旧换新政策效果低于预期,出口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