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双碳目标、能源安全、AI 热潮之下,全球核能复苏,中美法日等核电大国竞相推进核电项目审批及建设,叠加金融机构持续采购,铀需求势将稳中有增;铀价长期低迷,矿山资本开支萎缩,新增矿山供给受限,现役矿山地理分布高度集中,脆弱性强;十年供需错配导致库存持续去化,二次供给弹性下降,天然铀价格易涨难跌,第三轮牛市将长期持续。
摘要
资源端:地理分布集中,战略属性凸显,成本中枢抬升
全球铀分布地理集中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等国,在各国对于能源安全及降低碳排放的日益重视,叠加地缘政治的影响之下,铀的战略属性日益凸显;伴随全球范围内大部分低成本、政策友好的铀矿项目在过去数十年间被优先开发,全球矿山成本中枢持续抬升。
供给端:地理分布高度集中,脆弱性强,全球供给约束刚性
全球天然铀生产高度集中于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和纳米比亚,三国产量占全球近七成,集中度极高,脆弱性较强,未来3~5 年产量主要取决于哈原工、卡梅科停产矿山复产进度;铀价长期低迷导致矿山资本开支萎缩,长期新增供给受限;2030 年哈萨克矿山面临退役,产量下降或加速。
需求端:算力巨舰的核动力引擎,天然铀需求稳中有增
在全球双碳目标下,核能有助于实现各国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此外,全球各国对于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愈发提高,核电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全球核能持续稳定发展,中国正在加快推进核电项目审批及建设,美国核电装机计划由目前的100GW 增至2050 年的400GW,世界银行亦将解除长达数十年的核能融资禁令;AI 热潮下电力需求激增,大型科技公司积极拥抱核能,核电领域天然铀需求增长空间巨大,金融机构采购将进一步加大供需缺口压力。
价格端:库存持续去化+需求稳增+供给受限,第三轮牛市进行时
预计伴随全球核电复苏,天然铀需求势将稳中有增;铀价长期低迷导致的矿山资本开支萎缩,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增供给受限,叠加十年供需错配导致的库存持续去化,铀价易涨难跌。
风险分析
1、核电需求不及预期;核电具备高效、清洁、可靠、安全等一系列优势,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核电需求有望持续增长,但核安全问题始终是悬在其发展之路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若发生安全事故,或影响核电项目的新建与扩建计划;
2、新一代核电技术重大突破;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核电技术不断迭代升级,若新一代核电技术使得铀利用率大幅提高、单位发电量铀消耗减少,抑或燃料类型变化、对天然铀依赖降低,将对铀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3、潜在产能、资源量增量出现;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对能源资源的持续关注,新的铀矿资源可能被发现,一些具备开采条件的新矿山正逐步进入投产阶段。此外,铀价上涨将刺激铀矿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加速新矿山的建设和投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