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链:后地产时代被低估的建材品类
存量品类是顺周期需求真正能走出来的板块。在地产新房需求中枢下台阶的背景下,我们判断随着存量需求登场,消费建材需求发生质变,当前住宅翻新需求占比接近50%,预计2030 年前后能够达到近70%。该需求变化不仅驱动行业需求回到历史前高水平,复制美日存量建材品类的需求演绎逻辑;同时优化下游需求结构,使得建材品类的消费品特征日趋显著。
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消费建材供给退出。2024 年国内塑料管产量、石膏板销量、建筑涂料产量、水泥产量、瓷砖销量、规模以上防水产量为其峰值的90%、82%、78%、77%、71%、62%。
我们认为消费建材品类的供给退出是彻底的,一是源于龙头企业领先优势扩大;二是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随着消费品特征日趋显著,新企业进入行业的门槛较过去更高。
积极推荐存量逻辑受益标的。当前消费建材翻新占比如下:一是住宅领域的翻新需求占比,后端建材更受益,如涂料、马桶翻新比例已达到50%以上;二是公共领域的翻新需求,包括外墙和屋顶材料等表面工程(外墙涂料翻新占比约30%、公共防水材料翻新占比约15%) 、公共建筑室外翻新活动(受益品类为石膏板)、地下管网等里子工程。基于存量逻辑,我们积极推荐商业模式最优且率先走出经营底的三棵树,此外兔宝宝股息率凸显、北新建材估值较低。
传统周期龙头何去何从?一是水泥,短周期存在协同提供阶段性价格弹性,中周期通过外延和降本提高自身竞争力,长周期必然面临去产能,大规模市场化出清或仍需3 年左右时间;二是玻璃,供给退出前难言价格拐点,2025 年仍然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三是玻纤,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短期出口,使得周期底部震荡的时间延长,下半年仍在寻求新的全球贸易平衡;四是碳纤维,2025 年风电装机助力行业需求增长,但供给投放速度快于需求,价格拐点仍需等待信号:
一是龙头企业新增供给暂缓,二是汽车等领域需求规模放量。综上,2025 年下半年以上品类价格明确拐点均不明确,水泥和玻纤龙头因供给格局较优存在阶段性配置机会。
非洲链:建材先行,产能出海的沃土
非洲是建材品类产能出海的沃土。一是人口增长和城镇化率,非洲整体经济增速在全球表现中表现突出;二是承载了逆全球化下全球产业的转移,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非洲本土龙头的价值被低估,看好科达制造、华新水泥、西部水泥。科达制造作为非洲建材(瓷砖、洁具、玻璃)白马龙头,在利基市场具备生产、渠道、品牌等优势,在中部非洲(西非、中非和东非)的瓷砖市占率约20%,2024Q3 以来非洲建材量价齐升,2025Q1 净利率恢复至20%以上。
国产替代链:看好特种玻纤、工业涂料
在制造强国转型目标下,核心材料的国产替代是新材料龙头企业成长的根源。建材具有国产替代机会的品类包括不限于:1)特种玻纤,Low-Dk 和Low CTE 应科技时代而生,用于AI 硬件和终端设备的主板基材、芯片封装基板等,当前处于全球供不应求、国产替代加速的局面;2)工业涂料,汽车、船舶涂料市场仍被外资龙头垄断。积极推荐AI 特种玻纤国内龙头中材科技、船舶涂料新晋国产龙头麦加芯彩等,关注浙江仙通、濮耐股份、石英股份等新业务放量进度。
风险提示
1、地产需求修复低于预期;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3、经销商管理风险;4、应收账款增加导致坏账损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