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村辜朝明:资产负债表不想奋斗,日本换谁做行长都没用时间:2023-02-25 众所周知,日本央行下任行长宝座是个“烫手山芋”。 2月24日,在日本1月通胀数据再度爆表之际,日本央行行长候选人植田和男表示,支持宽松政策,待通胀稳定到2%时将转向正常化。 野村著名经济学家辜朝明在2月21日的一份报告中分析指出,如果无法改变日本私营企业没有借贷意愿的现状,无论日本央行行长是谁,日本经济都将重新陷入通紧漩涡:
日本零利率的根源——私营部门借贷意愿弱辜朝明指出,即使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降至零,对于经济的刺激效果也微乎其微,而造成零利率的根源在于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破灭,私营企业不得不削减债务,且到现在这一现象仍在继续:
辜朝明认为,私营部门持续盈余(不愿借贷)使得日本政府必须出面充当“最后的借款人”。现在的情况是,无论日本央行行长是谁,日本经济都将重新陷入通货紧缩的漩涡,直到企业愿意继续积极贷款(即出现财政赤字):
辜朝明指出,如果私营部门在零利率的情况下仍然拒绝贷款,同时家庭部门也在一如既往地存钱,那么负责吸纳这些储蓄并进行投资的金融机构在投资时将面临困难(无处可投),因此,政府债券对持有这些储蓄的金融机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资产:
因此,辜朝明认为,日本因私营部门财政盈余造成的经济衰退,应该首先用私营部门的储蓄来购债,而不是通过日本央行无限购债,辜朝明解释道:
与此同时,辜朝明指出在经济衰退期间,这种央行购债的行为,对于需要投资私营部门储蓄的金融机构来说是有问题的,因为央行购买了他们想要的资产。 在植田和男担任日本央行行长后,如果日本央行决定开始使货币政策正常化,辜朝明认为,他应该首先向市场及民众解释上述逻辑,如果人们明白,目前日本央行购买的大部分债券,将由无处投资的私营部门财政盈余的金融机构购买时,那么当货币政策走向正常化,就可能减少日本债券市场发生重大动荡的风险。 处理42万亿日元的超额储备成了棘手问题辜朝明称,日本央行现在的挑战不是如何为进一步融资来刺激经济,而是如何处理10年超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的42万亿日元超额储备的问题。如果这些超额储备在私营部门开始贷款时仍然存在,那么日本银行几乎拥有了可以提供无限贷款能力,通胀将飙升:
辜朝明强调,到那个时候,如果日本央行想要阻止银行贷出超额储备将付出高昂的成本,因此,日本央行为了避免陷入这种境地,需要从现在开始让货币政策步入正常化:
那如果日本央行继续实行QQE政策,这个政策可以持续多久?辜朝明称,只要私营部门在零利率的情况下继续有大量的财政盈余,它就可以继续下去:
辜朝明表示,QQE未能引起通胀使得黑田东彦一步步扩大QQE,但结果就是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退出难题,下任行长将不得不处理他创造的42万亿日元的超额储备。 辜朝明认为,雨宫正佳此前拒绝担任行长或许是因为他知道超宽松政策不可能奏效:
如何用最小的波动迈向货币政策正常化为了减少市场的波动,辜朝明认为,日本货币政策正常化不得不缓且而谨慎地进行,同时考虑到大量超额储蓄,这意味着政策正常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辜朝明称:
辜朝明指出,植田和男必须小心谨慎,他需要帮助日本政府和市场理解日本私营部门在零利率时期出现的大量财政盈余的问题,这也许能缓解货币政策正常化带来的市场动荡。 辜朝明总结称,植田和男需要:1)让市场理解,日本因私营部门财政盈余造成的经济衰退,应该首先用私营部门的财政盈余来购债,而不是通过日本央行无限购债,减少波动;2)对QQE持续扩张所产生的42亿超额储备进行存量调整;3)调整被QQE一政策严重扭曲的债券市场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