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1.87%收3328.39,深证指数上涨0.55%收11851.92,沪深300 上涨1.71%收4130.55,创业板指下跌0.27%收2422.44,有色金属行业指数(申万)下跌0.89%收5055.96,跑输沪深300指数2.60 个百分点。锂矿板块指数下跌1.75%;钴板块指数下跌0.26%;镍板块指数上涨0.31%;稀土永磁板块指数下跌3.30%;锡板块表现指数下跌1.26%;钨板块指数下跌1.93%;铝板块指数上涨0.43%;钒钛板块指数上涨0.84%;黄金板块指数上涨1.41%。
投资分析
2 月17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事实上,在2 月2 日召开的中国证监会2023 年系统工作会议上,即将“全力以赴抓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列为2023年5 项重点工作之首。进一步作历时性考察,2018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将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019 年1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有关文件,注册制在上交所科创板试行。2020 年6 月,注册制在深交所创业板试行。2021 年10 月,注册制在北交所试行。2023 年2 月,全面实行注册制制度规则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注册制推广到全市场和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结合注册制有序扩围的进程,从行业研究的角度,对全面实行注册制将给有色金属行业生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作些剖析。
各市场板块定位差异化,上市条件多元包容,切合国家产业扶持方向、具备更强科创属性的金属新材料优质企业大概率迎来政策红利。根据Wind数据,按证监会行业分类口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19-2022 年,共有17 家上市公司登陆A 股,募资净额173.25 亿元。其中:从上市日期看,2019 年有1 家,2020 年有6 家,2021 年有4 家,2022年有6 家。从上市板块看,上交所主板有4 家,科创板有4 家;深交所主板有3 家,创业板有4 家;北交所有2 家。从单家募资净额看,超10 亿元的有3 家(金田股份、新锐股份、安宁股份),超20 亿元的有1 家(隆达股份),超50 亿元的有1 家(腾远钴业)。从发行市盈率看,PE 最低为19.82 倍(北交所:同享科技)、最高为343.5 倍(科创板:隆达股份);在科创板上市的4 家企业均属金属新材料领域,发行市盈率普遍更高(最 低52.52 倍),显示资本市场愿意给予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创新型金属材料企业以更高估值。当前,根据证监会、交易所披露,有色金属行业IPO审核电报企业有3 家,其中:拟登陆上交所主板有2 家(江西九岭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拟登陆北交所有1 家(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从全球产业链视角看,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我国将集中优势资源攻关基础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合金、高温合金、高纯稀有金属材料等先进金属材料取得突破,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功能。2021 年12 月发布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突破重点品种”:围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信息通信、生物产业和能源产业等重点应用领域,攻克高温合金、航空轻合金材料、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化合物以及高性能稀土磁性、催化、光功能、储氢材料等一批关键材料。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金属材料上述细分领域的研发突破、产品创新(特别是有力破解“卡脖子”问题的)将实质性地加快国产替代,增厚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底气;与之相关的细分赛道头部上市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持续受到一级、二级机构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上市公司再融资规则更简易明晰、审核流程或加快,有色金属行业募投资金用于绿色转型、产业升级的再融资事项大概率得到监管层支持。
2019-2022 年间,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增发股份再融资57 起,实际募资总额1142.91 亿元(体量相当于IPO 的6.6 倍)。其中,仅紫金矿业2019年公开增发股份再融资,其余均为定向增发股份再融资。从定增次数看,过去4 年间,定增2 次的上市公司有9 家(天山铝业、云铝股份、常铝股份、赤峰黄金、西部黄金、中金黄金、天华超净、白银有色、北方铜业),定增3 次的有3 家(华友钴业、盛屯矿业、北矿科技),定增4 次的有1家(盛新锂能)。从单次实际募资总额看,超100 亿元的有2 家(天山铝业、中国铝业),超50 亿元的有3 家(紫金矿业、中金黄金、华友钴业),最低的不足1 亿元(北矿科技)。2019-2022 年间,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共实施配股5 起,实际募资75.57 亿元。其中:2019 年,贵研铂业配股实际募资10.01 亿元,天齐锂业配股实际募资29.05 亿元;2021 年,新疆众和配股实际募资11.55 亿元;2022 年,中科三环配股实际募资6.66 亿元,贵研铂业配股实际募资18.30 亿元。2019-2022 年间,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再融资18 起,发行规模合计375.78 亿元。其中,2019年发行5 起,2020 年发行10 起,2021 年发行1 起,2022 年发行2 起。从单券发行规模看,超50 亿元的有2 只(华友转债、紫金转债),最低的仅3 亿元左右(翔鹭转债)。根据证监会、交易所披露,有色金属行业正在进行中的再融资事件有14 起,其中,拟增发股份9 起,拟发行可转债5起。我们判断,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 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等传递出的政策面信号,国家将保障矿产资源供给安全、破解产业链“卡脖 子”问题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对绿色低碳清洁生产、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予以鼓励支持,这大概率也将体现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政治导向上。
并购重组流程进一步优化,基于产业整合逻辑的并购事件大概率增多,有色金属行业头部企业外延式发展空间或将得到拓展。根据Wind 数据,2019-2022 年,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件共13 起,其中:黄金行业4 起,金属新材料领域2 起,稀土磁材行业2 起,锂行业1 起,钴行业1 起,镍行业1 起,铜行业1 起,铝行业1 起。这4 年间,有色金属行业发生要约收购事件3 起,其中:失败2 起(楚恒投资要约收购*ST 梦舟12.7%股权;赣锋锂业要约收购Millennial 部分股权),完成1 起(紫金矿业收购加拿大Nevsun100%股权)。当前,根据证监会、交易所披露,正在进行中的并购事件有:株冶集团拟定增收购水口山有限100%股权及株冶有色20.8333%股权。根据Wind 数据,2019-2022 年,有色金属行业(按申万分类口径)共发生31 起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其中:完成19 起,失败(含发审委未通过)12 起。从细分赛道看,金属新材料行业6起,黄金行业6 起,铝行业5 起,锌铅行业3 起,锂行业3 起,钼行业2起,白银行业2 起,稀土行业1 起,铜行业1 起,钨行业1 起,贵金属回收行业1 起。从重组目的看,战略合作11 起,多元化战略7 起,横向整合6 起,买壳上市3 起,垂直整合1 起,业务转型1 起,资产调整1 起,其他并购目的1 起。从重组形式看,发行股份购买资产13 起,协议收购13 起,增资3 起,资产置换1 起,其他并购方式1 起。从上市公司看,神火股份、东阳光在过去4 年中均发起2 次重大资产重组。从重组地区类型看,境外/出境并购5 起,境内并购26 起。根据Wind 数据,当前有色金属行业正在推进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有:中润资源拟置入新金公司51%股权(董事会已审议预案);金贵银业定增收购宝山矿业100%股权(董事会已审议预案)。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我们预判,未来一个阶段,有色金属行业的进入壁垒将抬高,存量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得到巩固强化,冶炼环节的并购整合大概率将增多。
上市公司之间(核心资产、绩差企业)分化加剧,破发、退市或逐步常态化,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更加聚焦价值创造、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根据美股、港股等先行经验,在全面注册制环境下,上市公司在市值、成交额等方面的分化将进一步拉大。根据Wind 数据,截止3 月2 日收盘,A股有色金属行业136 家上市公司中,市值小于10 亿元的有2 家,处于10-50亿元区间的有34 家(占比25%),处于50-100 亿元区间的有28 家,处于100-300 亿元区间的有46 家(占比33.8%),处于300-500 亿元区间的有17 家,处于500-1000 亿元区间的有4 家(华友钴业、中国铝业、山东黄金、江西铜业),大于1000 亿元的有5 家(紫金矿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洛阳钼业、北方稀土,其中:紫金矿业市值大于3000 亿元)。从年成交额看,小于10 亿元的有7 家,处于10-50 亿元区间的有57 家(占比42%),处于50-100 亿元区间的有26 家,处于100-300 亿元区间的有37 家(占比27.2%),处于300-500 亿元区间的有4 家(华友钴业、洛阳 钼业、中矿资源、永兴材料),大于500 亿元的有5 家(天齐锂业、紫金矿业、赣锋锂业、北方稀土、中国稀土)。从面上看,受注册制逐步扩围影响,A 股首日破发比例已从2021 年的4%升至2022 年的28%+;退市率由不足0.2%升至0.9%左右(美股退市率常年保持在4%以上),监管层坚持“应退尽退”、促进市场优胜劣汰正在加快落地见效。2019-2022 年间,有色金属行业(按申万行业分类口径)共有4 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2019年2 家(华泽钴镍、众和股份),2021 年2 家(刚泰控股、鹏起科技)。
从退市原因看,根据有关公告,华泽钴镍因2015 年、2016 年、2017 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2016 年、2017 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众和股份因2015年、2016 年、2017 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公司2018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刚泰控股2020 年11 月24 日至2020 年12 月21 日,公司股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连续20 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 元);鹏起科技因2018年、2019 年连续2 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 亿元。根据交易所有关退市新规,当前*ST 荣华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投资建议:
3 月5 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3 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 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根据国家统计局3 月1 日发布的数据,2 月份,制造业PMI 连月升至52.6%,创2009 年以来同期新高;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6.3%,线下消费景气度持续扩张。由此,我们推断,2023 年,我国经济发展将体现为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色金属行业动向将更多在基本面逻辑上演进。
北京时间3 月2 日,在特斯拉投资者日活动上,公司高管表示,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根据产业链问询跟踪,我们判断,无论是从降低成本、还是从供应链安全角度考量,特斯拉的这一计划将逐步落地,并将驱动行业跟进。从中期看,这对稀土需求构成局部利空,相关大宗商品价格将迎来动态再平衡。但我国稀土产业整合依然在稳步推进。
从产业链跟踪数据看,关注产品价格相对坚挺的钒、钛、铜、铝、钨产业链头部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疫情突变反复,地缘政治风险,监管政策变化,技术路线变化,产品供需发生较大变化。
顶尖个人投资者之吴老师:重组专业户
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及独到的投资眼光,吴老师一直被视作A股市场顶尖高手的代表。其在2015年一季度共持有5只股票,以3月31日收盘价计算,其持股市值已到16.7亿元。
在吴老师的众多操作中,阻击金磊股份一役可谓名利双收。仔细分析其投资逻辑,吴老师擅长押注重组股,所持个股多有并购重组事件而停牌的情况发生,也有较多个股具有并购重组预期。
阻击金磊股份名利双收
在2015年一季度,吴老师持有万达信息2369.5万股、江山化工457万股、数源科技271万股、浪莎股份56万股、钱江生化151万股。以各个公司3月31日的收盘价计算,吴老师的持股市值为16.7亿元。
吴老师对投资者来说不太陌生,其从2013 年开始出现在投资者面前,甫一亮相,即出手不凡。在2013三季度,其重仓买入梅泰诺136万股,当季度该股即走出一波上涨98%的大好行情。但其投资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13年三季度,吴老师选择在亚太药业震荡行情中买入168万股,四季度上涨趋势中加仓至255万股,但2014年2月公司股价开始走入下降通道,其在2014年一季度逆势加仓至309万股,然而二季度公司股价难挽颓势,继续下跌20.09%,吴老师只好选择斩仓。
真正让吴老师在资本市场名声大燥的是其在金磊股份(现为完美环球)上的操作。2014年4月7日,金磊股份宣布停牌。9月1日公司复牌,宣布北京完美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拟作价逾27亿元借壳金磊股份,重组完成后,金磊股份主营业务变更为影视剧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随后公司股价收获惊人的10个涨停,吴老师也获得巨额收益。
每经研究院研究员对比金磊股份2014年半年报和当年一季报后发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最大的变动即自然人吴老师。在一季度,吴老师没有出现在十大流通股东中,在二季度末却持有金磊股份46万股。这意味着,吴老师上述持股乃是在4月份短短4个交易日内突击买入,投资操作极具针对性,似乎专门冲重组预期而来。吴老师的此次提前潜伏,不可谓不精准、不“巧合”,让其一下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和舆论的热议,可谓一战成名。
偏好搏并购重组
金磊股份的暴涨只是吴老师押注重组股的经典战役之一。 通过仔细分析其每个季度的持仓情况和所持股票走势,每经研究院研究员发现,同王亚伟和徐翔等私募大佬一样,吴老师也擅长挖掘有并购重组预期的公司,并提前介入以期获得高额收益。
步森股份是蒋氏“狩猎”重组股的又一案例。2014年一季度,吴老师同被认为是其关联账户的“吴思明”共同杀入步森股份,至3月末分别持有53.01万股和88.82万股。吴老师在二季度减持了所持股份,吴思明则选择继续坚守。2014年5月5日,步森股份停牌筹划重组,最终由康华农业作价41.7亿元实施借壳。受此消息刺激,步森股份股价复牌后收获5个涨停,低价入股的“吴思明”赚得盆满钵满。
浪莎股份的情况再次验证了吴老师的押注能力。 在2015年一季度末,其持有浪莎股份56万股,5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因此停牌。5月19日公司表示,鉴于公司筹划拟收购标的资产重大事项条件尚不成熟,根据有关规定,股票于5月20日复牌。后续进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常常能押中并购重组股票,吴老师如此高超的判断能力,寻常散户显然难以企及。而在其今年一季度重仓的江山化工和钱江生化,也被普遍认为具有重组预期。
据了解,主营化工产品的江山化工近年来业绩急转直下,公司2014年亏损1.58亿元,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0.36亿元,基本面丝毫没有好转迹象。若这一状况不能得到改变,公司未来可能存在被“ST”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吴老师敢于重仓杀入,被市场认为是在押注公司的重组预期。
钱江生化尽管是国内较大的生物农药制造商,但公司产品没落,去年扣非后的净利润为负,存在强烈的整合需求。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浙江嘉兴市政府在控制民丰特纸后有可能退出对钱江生化的控制,而未来,市场预期钱江生化注入资产或让壳的概率较高。
吴老师股票合作
QQ:3532015225
QQ: 3351233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