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吴老师投资随笔 >>文章/作品 >> 债市生态进化论系列之十:企业债划归证监会影响几何?
投资随笔
更多
详细内容

债市生态进化论系列之十:企业债划归证监会影响几何?

时间:2023-03-09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原创】   阅读

 3 月7 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其中提到“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 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 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

      平安观点:

      企业债的典型特征是基本对应项目且违约率低当下我国信用债市场呈现三头监管的格局。证监会、发改委、央行三个独立的部门分别负责监管公司债、企业债和协会债三个类型的债券,进而导致三者在交易市场和托管机构方面都存在差异。目前企业债规模已经很低,仅2.1 万亿,占比8%。

      企业债的第一个特征是:募集资金绝大多数对应政府相关项目,使得城投债占比高。企业债基本都对应政府相关项目,主要是因为作为企业债监管机构的发改委同时也掌握项目审批权。而公司债和协会债对应项目较少,更多是用于偿还债务和补流,例如川煤发的两笔企业债100%用于项目,三笔协会债中仅1 支涉及项目建设且仅占当期募集规模的60%。正是因为企业债多对应政府相关项目因此城投债占比高达79%,国企债占比99%,明显超过公司债和协会债。

      企业债的第二特征是:违约率低于公司债和协会债。发改委发言人在2020年曾对外表示“企业债券累计违约率处于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最低水平,违约处置率处于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最高水平”。企业债有此特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债多对应政府项目,天然和政府关系较密切;二是因为发改委掌握项目审批,对发行人和政府影响较大,所以在企业尤其是国企出现问题时会督促企业甚至地方政府优先偿还企业债。典型的例子是2018 年10 月,川煤集团在之前多笔中票、PPN 未兑付的情况下,完成了10 川煤债的兑付,而这支债券是企业债。注册制实行之后,企业债审批权限下放,流程简化,但是发改委仍要求“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发挥属地管理优势,通过项目筛查、风险排查、监督管理等方式,做好区域内企业债券监督工作”。

      企业债划归证监会可能会有三点影响

      企业债规模压缩速度会加快。2013-2016 年企业债净融均为正, 但2017-2022 年持续为负。公司债净融在2013-2022 年均为正,协会债仅在2017 年为负。这就使得企业债余额从2016 年末的3.26 万亿下降到22 年末的2.11 万亿,下降1.15 万亿,降幅达35%。企业债余额占比也从2016年末的19.4%,下降到最新的8%。企业债规模压降的原因主要是审批较严格,导致发行人更多选择协会债和公司债替代。企业债划归证监会监管后公司债和企业债两个券种的意义不大。后续新发企业债和公司债审批规则预计逐步趋同,同时保留公司债和企业债两个券种的意义不大。后续新发企业债的需求被公司债替代的比例较可能上行,于是存量企业债到期速度进一步超过新发债速度,导致企业债规模压缩速度加快。

      新发企业债的券种优势减弱,存量企业债券种优势也减弱但幅度较小。企业债划归证监会监管后,新发债对应项目的特征会减弱,获得政府协调资源进行兑付的力度也减弱,因此券种安全性可能会和公司债趋同。存量企业债基本对应政府相关项目,而且预计监管也会给一定过渡期安排,因此预计受冲击的幅度较小。

      可能会提升城投发债的难度,但预计影响较小。企业债划归证监会监管减少了发行人进行监管套利的可能,不利于弱主体发债融资,尤其不利于弱城投。21 年以来实行的城投债红黄绿发行新政仅涉及公司债和协会债,企业债并不受影响,另外企业债也有十几个专项品种对接一些特定的融资需求,因此部分发行人可能在无法发行公司债和协会债的情况下顺利发行企业债。但是企业债审批本就偏严格,发改委在审批地方政府项目时也会关注政府债务率,因此仅能发行企业债的发行人较少。而且城投新发债中企业债的占比已经从2016 年的24%下降到2022 年的7%,因此改革对城投发债的影响较小。

      投资建议

      存量企业债仍有一定券种优势,短期内仍可适当下沉,但应缩短久期。存量企业债安全性仍有一定优势,可以比别的券种更多下沉。但是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拉长企业债和发改委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复苏背景下,久期风险较高,因此建议缩短久期。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CLOUD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