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吴老师投资随笔 >>文章/作品 >> 1-2月外贸数据解读:出口韧性需要重估
投资随笔
更多
详细内容

1-2月外贸数据解读:出口韧性需要重估

时间:2023-03-09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原创】   阅读

 据海关统计,按美元计价,今年前2 个月我国出口下降6.8%,进口下降10.2%。

      出口增速跌幅收窄的同时,进口增速继续放缓,这也导致贸易顺差继续扩大,我们认为,年内出口的韧性需要重估。

      全球增长预期改善。在去年展望中市场对今年出口的预期普遍悲观,核心假设即在于全球经济面临显著放缓风险,但今年以来,恰相反的是,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趋于改善,IMF 于1 月底将全球经济增速由去年10 月份的2.7%上调至2.9%,这反映了全球多数经济体在经济方面“超出预期的韧性”。而在各国出口份额短期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经济增速的改善态势与贸易环境变化趋于一致。

      美国向下,非美向上。从我国对全球主要国家的出口情况来看,除了美国以外,1-2 月我国对主要经济体,如欧盟、日韩和东盟出口较上月均有改善。一方面,对美出口增速在去年同期基数走低的条件下,仍继续下行至-21.8%,考虑到年初以来受到美国消费支撑的经济韧性,可能反映我国在美进口份额中的变化。另一方面,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增速分别回升,俄乌冲突对欧盟影响趋于减弱,天然气危机带来的高气价也已回落,欧洲生产开始恢复,我们预计,对欧出口或将继续改善,对东盟出口增速继续上行至8.3%,随着RCEP 带动下价值链层面协作的加深,东盟对我国出口拉动或继续上行。

      量价贡献持续回升。通过将十余种代表性重点商品出口增速进行量价拆解,我们发现,今年前两个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金额增速中,价格和数量增速均有同步好转。虽然自去年9 月以来,数量和价格因素对出口的贡献,表现出持续回落的趋势,但目前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上行迹象。此外,从基数效应来看,今年出口增速在上半年的4 月和下半年都会面临基数走低的支撑。

      原材料增速领先,汽车链表现不俗。在出口增速整体回升的同时,原材料类商品出口增速遥遥领先,其自去年以来就表现不俗,而机械和电子类商品较去年底而言,有较强的增速提升幅度,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则相对表现不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汽车产业链表现不俗,不论是汽车和汽车底盘(65.2%)本身,还是汽车零件(3.8%)均录得正增长。

      进口疲弱来自价格拖累。进口增速的疲弱似乎和内需的恢复态势不符,毕竟今年前两个月制造业PMI 处于历年同期较高水平,仅次于17 年开年。但我们通过对代表性重点进口商品进行量价拆分的结果表明,进口的走低主要来自于价格因素的拖累,而数量因素则保持较为稳定,特别是能源和机电类产品价格增速回落的幅度较深。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CLOUD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