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融资计划在非标融资中常用于为城投平台提供短期融资。城投定融指城投平台通过地方金交所或“伪金交所”登记备案,通常以债权或收益权转让的方式,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主要用于补充城投流动资金和项目建设的非标债务融资产品。城投定融参与方包括融资方、投资方、备案方、增信方、承销方和受托管理人。
定融产品期限短、收益率高、起投额低、四季度发行最多。定融产品注册和备案审核标准较低,只需在各地金交所备案即可发行。产品期限主要为12 个月和24 个月,收益率较高,收益率下限集中在8%-9%,收益率上限集中在9%-10%。起投金额主要为10 万元,投资门槛较低,付息频率主要为季度付息。定融产品单只发行规模较小,且四季度发行规模显著高于其他季度。
分析城投频繁发行定融的原因。由于近年来经济下行,城投平台债务压力加大,再融资能力下降,加之地方政府财力下降、对城投平台支持力度下降,城投现金流吃紧。定融产品发行是各类非标融资中,期限最短、发行门槛最低、监管最宽松的融资方式,在信托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所受监管严格的情况下,城投频繁通过发行定融的方式补充流动资金。
定融发行集中在山东和四川,涉及定融的城投平台行政层级、主体评级和中债隐含评级较低,再融资能力较差。山东省和四川省中涉及定融的城投平台最多,城投定融发行数量最多、发行规模最大。涉及定融的城投平台,行政层级以区县级为主,主体评级以AA 级为主,中债隐含评级以AA-级为主,再融资能力显著弱于不涉及定融的城投。涉及定融的城投中,隐含评级变化者多为评级下调,且城投多在评级下调时发行定融产品。
金交所的监管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经历了从初步建立金交所管理制度,到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推进和细化,再到压降金交所数量、化解存量风险,最后推广到“伪金交所”专项整治。总体来说,金交所监管不断趋严,金交所数量、业务规模和涉众人数被不断遏制,“伪金交所”的整治在2021 年之后也受到监管层面的重视。依托金交所和“伪金交所”登记备案的定融产品,被多次认定涉及非法和违规活动,未来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
定融发行常存在诸多合规问题和多方面风险。定融产品的宣传有悖于投资者适当性原则,产品投资者多为普通投资者。定融产品资金易被挪用,偿还优先级低。一些定融项目存在着区域内“互保”的行为,易引发区域风险。定融产品发行与宣传缺乏有效监管,易被投资诈骗利用,易涉嫌非法集资和违规举债,还有新增地方隐性债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