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吴老师投资随笔 >>文章/作品 >> 信用周记(3月第2周):若再来一轮“资产荒” 我们该如何参与?
投资随笔
更多
详细内容

信用周记(3月第2周):若再来一轮“资产荒” 我们该如何参与?

时间:2023-03-13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原创】   阅读

2022年的“资产荒”是如何演绎的?

    哪类资产收益率先下?——中高评级、短久期利差调整相对较快。分主体评级来看,各评级主体利差均触及历史低点,其中中高评级主体利差调整相对较快;分债券期限来看,1 年以内短久期品种先于其他品种调整到位,3 年期及以上品种利差分位数降幅相对更高。

    哪些区域弹性更大?

    1)弱区域的大主体表现如何?——天津与云南利差降幅明显,东北地区下沉优先级较低。以AAA 主体为例,天津与云南先后于5 月下旬与7 月下旬触底,明显早于其他省份,利差降幅亦相对明显,而东北地区下沉优先级相对较低,尤其是中低评级主体表现相对明显;

    2)好区域的小主体表现如何?——各省尾部区域不一定能够受益于资产荒行情。以江苏、江西与湖南为对象的观测结果显示,并无明显证据表明各省中存在明显的一盘棋现象,对于尾部区域而言,其能否受资产荒现象影响仍取决区域经济与财政实力,仍需重点防范弱省份尾部区域的估值风险。

    3)市场有没有突破“短债抱团现象”?——多数省份各期限利差整体收窄,少数省份存在分化。对于部分区域而言,长久期债券的不确定性容易带来较高的估值风险,而对于另一部分区域来说,由于长久期债券多为区域内优质主体发行,所以其信用风险反而相对更低;

    如果再次上演“资产荒”,我们该如何参与?

    “2023 年资产荒”是否已经到来?——从实际表现来看,尽管当前信用债市场静态收益率持续走低,但整体仍要高于2022 年初水平,同时资产荒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因素共同叠加的作用,当下判断资产荒行情仍为时尚早,但其发展方向已是“似曾相识”。

    “资产荒”能否形成?——关注以下变量:1)债券供给,核心在于供给是否会放量,目前来看城投批文端储备充足,而批文端的改善相较于2022 年初即是最大的不同;2)投资需求,从一级市场投标情况来看,尽管相较于去年末有环比改善,但较去年年初同期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投标热情并未显著 提升;3)资金面,2022 年资金面的超预期宽松是导致资产荒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从社融数据来看,前2 个月信贷表现相对强势,资金面整体偏紧,当前仍不构成资产荒的主要推力,后续仍需关注货币宽松预期的落地情况,以及是否会引发新一轮超预期的宽松。

    做好准备,迎战可能突然出现的“资产荒”行情——回过头来看,资产荒现象的出现尚难以预判,但通过2022 年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对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进行提前布局准备,一方面,短久期品种票息策略仍相对优质,在做好风控措施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挖掘收益;而另一方面,在区域择券方面,经验表明中等区域的尾部地市以及弱区域的中尾部地市仍难以完全受到资产荒行情影响,尤其是在当下风险偏好整体下降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尾部区域的估值风险仍当保持关注。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CLOUD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