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3 月13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事件评论
全长1.5 小时,总理共回答10 个问题。10 个问题聚焦政府工作的不同视角,包括:施政目标、经济增长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港澳发展、民营经济、就业与人口、疫情防控、两岸合作、农村与粮食安全、外商投资与中美关系、新一届政府的工作作风。10 个问题分属10 个媒体,其中,大陆媒体4 个,外媒4 个(美国、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阿联酋),港台媒体2 个。
新一届政府工作重在落实中央精神。对于本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总理认为:“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重点放在落实。而在谈及今年经济政策时,总理也提到“有关具体政策措施,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作了全面部署”。
由此来看,中央精神将是本届政府施政的“指南针”。
今年工作强调三稳、一进、四套组合拳。在谈及今年经济增长时,总理强调了经济总量的基数效应和客观的风险挑战,提出“要实现5%左右的增长,并不轻松,需要倍加努力”。
而在具体政策上,体现为“三稳、一进、四套组合拳”,分别是:1)三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2)一进: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步;3)四套组合拳:宏观政策的组合拳、扩大需求的组合拳(含外资)、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含制度创新)、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
面对未来富有信心,认识内在优势,着力释放潜力。总理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提出八字认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信心来源何在,主要是对于中国经济潜在优势的认知。
总理在回答提问时,提到了中国经济的多重优势。其中,详细论述的有:1)伟大精神:包括传统文化中克服困难的精神、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2)改革开放所塑造的制度优势;3)人口质量提高后的人力资源新优势。清晰认识中国经济的潜在优势,是建立对未来发展信心的基础,而政府的主要工作就落脚在优化行政效率,更好释放经济潜力上。
积极应对风险挑战,重视统筹发展与安全。除了强调信心,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总理也对如何应对风险挑战做出多项论述,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积极鼓励中美合作,坚决反对围堵打压;2)抓住耕地和种子,针对种粮的支持性政策只增不减,保障粮食安全;3)指定多种预设情形下的多类预案,应对潜在疫情挑战。
依托地方工作经验,紧靠人民、服务人民。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多次提到了自己主政地方时的经验与见闻,总理认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因此,在施政风格上,总理特别强调“紧靠人民”,并有三个突出特点:1)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2)服务人民,从为人民解决问题出发创造性履职;3)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谋划政策,聚焦老百姓身边的民生实事施政,不单纯依靠GDP等统计数字施政。
稳扎稳打,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3 月5 日,习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班子起来了,一定要注意啊,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而从总理记者会来看,稳扎稳打或成为新一届政府在新征程起步之年的工作总基调。在这一基调之下,经济政策料将以呵护经济复苏为主要方向,同步推进改革工作。在这一政策环境下,中国经济料将实现温和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