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
上周(3 月6 日-3 月12 日,下同)传媒板块指数下跌2.81%,上证综指下跌2.95%,深证成指下跌3.45%,创业板指下跌2.15%。涨幅前三:上海电影(+26.73%,将收购上影集团所持有上影元文化51%股权)、华谊兄弟(+16.73%)、值得买(+13.62%);跌幅前三:
奥飞娱乐(-8.33%)、三七互娱(-7.89%)、昆仑万维(-7.76%)。
我们于上周发布行业深度报告《分析直播电商产业链,把握行业发展浪潮》,继东方甄选之后,TVB、华谊兄弟等也涉足直播带货领域,我们看好直播电商赛道的长期成长性,认为直播电商赛道仍有持续扩张的空间。建议关注:【新东方在线、快手-W、遥望科技、世纪睿科、电视广播、华谊兄弟】。
百度将于3 月16 日14 时在北京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围绕文心一言。届时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将出席,我们将持续关注模型效果及最新进展。
ChatGPT 接口费用大幅下降,重视AI 下游应用的爆发机会。如汤姆猫称已尝试接入模型进行AI 语音互动产品功能原型测试,加入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性格设定、内容过滤等功能,对语音交互、连续对话等产品性能进行测试后初步验证了相关技术实现的可行性。
我们认为AI 板块系A 股成长股长期机会,我们近期报告3 月6 日《支持平台经济发展,ChatGPT 接口费用大幅下降,AI 下游应用有望迎来大爆发》、2 月26 日《3 月首推美团和新东方在线,AIGC 短线转长线继续择机布局》、2 月20 日《互联网重点推荐美团,A 股无惧AIGC 主题调整,游戏和线下体验低估值调整即机会》、2 月13 日《AIGC 关注度持续提升,继续看好线下体验、游戏等主题机会》,重点提示:AIGC有三大价值支撑长期逻辑,1)增效降本,注意是先增效后降本;2)内容增产,价值提升;3)商业模式创新。在文本、编程、图片图像等视觉内容、音视频等多个行业领域均有望产生突破。
对应三类公司值得关注:1)上游算力相关的【英伟达】、【浪潮信息】、【天孚通信】、寒武纪和数据处理相关的【海天瑞声】;2)中游人工智能算法或软件型公司,其中平台型科技公司能够将AIGC 技术应用至多个产品,成为入口级别的应用,如微软、谷歌、亚马逊,以及国内的【百度集团-SW】、字节跳动、【腾讯控股】、【三六零】等公司,以及人工智能领域软件和算法层面拥有长期布局的【商汤-W、科大讯飞、云从科技、格灵深瞳-U】等。3)下游应用领域具备内容生产场景、优质数据或客户的公司(如文学小说、图片视频等领域),如【汤姆猫、万兴科技、顺网科技、昆仑万维、中文在线、视觉中国、三七互娱、三人行、恺英网络、蓝色光标、值得买(人工智能导购机器人)】等。
其中我们2023 年年度策略报告重点推荐的四大板块,游戏/线下体验/广告/电影行业估值中枢分别为15x/19x/23x/26x,均处于左侧投资位置,尤其系游戏/线下体验/广告等均有AIGC 衍生的逻辑叠加,如游戏公司通过人工智能增效及提升沉浸度和内容丰富度、线下体验公司内容增加、广告公司迎合客户需要引入AIGC 内容及服务等。
1、游戏:2023 年基本面看好版号供给常态化带来的行业β修复。游戏公司作为行业中率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主题板块,如三七互娱于2019 年推出智能投放“量子-天机”系统,近期有望实现估值提升。
2023 年2 月共40 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收入18.5 亿美元,占本期全球TOP100 手游发行商收入38.1%。
其中,腾讯、米哈游、网易、三七互娱、灵犀互娱、莉莉丝、IM30、壳木游戏、诗悦网络、悠星网络位列前十位。中国AppStore 手游收入排行方面,《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三国志·战略版》《长安幻想》《蛋仔派对》《梦幻西游》《穿越火线》《英雄联盟手游》《捕鱼大作战》位列2023 年2 月前十位。我们认为3 月起游戏行业有望进入新的游戏上线周期,腾讯、米哈游、网易、莉莉丝等多家厂商大作定档。重点关注2 月传媒提名金股【三七互娱】、弹性标的【恺英网络】、稳定性较高【吉比特】、以及【名臣健康、巨人网络、完美世界、昆仑万维】等。
2、线下体验:线下消费场景逐步复苏,消费复苏是2023 年重点工作之一,我们预计线下展会、展馆等项目类公司有望在23Q2 出现收入拐点。部分公司有投资研发AIGC 应用,用于体验内容生产等领域,近期有望实现估值提升。重点关注【风语筑、锋尚文化、大丰实业、华立科技、顺网科技】等线下体验相关标的。
3、广告:我们认为广告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是近期业绩修复确定性较强的板块,预计底部在23Q1,复苏在23Q2。重点推荐【分众传媒(公司节前发布22 年业绩预告符合我们预期,底部回购彰显信心,我们11 月24 日发布深度报告,重点看好23 年修复,目标市值1235 亿)、建议关注【芒果超媒(《声生不息:宝岛季》、《全民歌手2023》备受关注)】、以及弹性标的【三人行、兆讯传媒、蓝色光标、浙文互联、视觉中国】等,近期有望受益于AIGC 主题估值提升。
4、电影:我们1 月份重点提示“春节档拐点”及“23-24 年票房增长有望分别超60%、40%”,重视电影板块“戴维斯双击”的机会。目前春节档迎来“开门红”,票房最后录得67.58 亿,同比增长12%,基本符合我们前期预期(70 亿目标),为春节档票房历史第二。档期观影人次为1.29 亿,同比增长13.16%,观众尤其是低线城市回乡的观影需求有明显恢复。档期平均票价52.3 元,较22 年票价峰值52.7 元有所降低,“让利迎客”吸引观众春节观影。我们预测2023 年全年票房有望恢复至501 亿,同比增长67%,目前春节档票房占全年预测票房的13.5%,较为合理。关注A 股院线公司【万达电影、横店影视、中国电影】、内容公司【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博纳影业】及港股【猫眼娱乐、欢喜传媒、IMAXCHINA】。
【中概互联】
上周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71%,MSCIChina 指数下跌7.26%,恒生指数下跌6.0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0.19%。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跌幅前三:万国数据-SW(-19.88%)、明源云(-16.84%)、理想汽车-W(-15.28%)。
上周港股下跌主要因为外围市场压力较大,美股因美联储持续鹰派表态,以及硅谷银行事件等影响出现大跌,同时国内经济层面复苏前景暂不明朗,导致以“全球流动性+中国基本面”为驱动的港股市场表现更差。但我们对2023 年中国经济的整体复苏仍然充满信心,仍然强调此前“看多恒生科技”的观点,坚定看好复苏背景下,处于低估位置的港股和中概股市场全年维度有望继续上演业绩反转和估值修复共振的行情。关于行业竞争,我们认为正常的市场化竞争是好事,也是今年整体经济复苏后各公司积极争取市场份额的合理之举。经过一番竞争后,有行业护城河和优秀执行力的公司将更加脱颖而出,完成疫情后各行业格局的进一步重构。建议投资者仍然重点关注经济复苏顺周期各个赛道,以及处于行业龙头的优势平台公司。如【美团-W】互联网板块现价段首推标的,2 月20 日周报重点提示;【百度集团- SW】国内AI 龙头,3 月16 日14 时在北京总部召开“文心一言”主题新闻发布会;【新东方在线】自营品品类扩充,专场活动和室内访谈活动已开始逐步恢复。
重点公司观点:
【美团-W】上周下跌10.47%。3 月11 日,美团资本市场部表示,美团没有存款在硅谷银行,近期事件对公司无影响。3 月6 日,美团打车宣布放弃自营业务,全面转向聚合模式。我们认为这是公司对非核心业务继续进行降本增效的体现。
观点:1、主营业务成长空间仍然清晰:餐饮外卖业务行业地位稳固,频次、客单价、单均收入和利润均有提升空间,中长期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到店酒旅业务虽面临抖音竞争,但美团、点评仍有独特壁垒,且行业空间依然广阔,抖音更多是增量竞争,因此我们对该业务的恢复和持续增长仍有信心;以闪购为代表的新零售业务空间广阔,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交易规模、用户心智、配送效率持续领先,有望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
2、经济复苏驱动业绩回暖:疫情期间外卖业务受到较大干扰,疫情后用户回归办公场所,有望带动外卖业务需求回暖;到店酒旅业务在疫情期间受损更大,预计今年将随着行业回暖显著复苏;疫情期间培养的即时零售用户粘性有望在疫情后延续,而频次提升和品类扩张将继续推动业务高速增长。
3、市场对抖音竞争过分担忧:我们认为抖音在外卖领域很难挑战美团的行业地位;而在到店酒旅领域,抖音注重于“发现需求”,更多是通过内容推送创造新的团购订单;而美团、点评注重于“细化需求”,满足的是用户已有需求意向后选择、评价的导购过程。因此二者的并行发展并不冲突,且相对于5 万亿的餐饮市场,到店团购的GTV 渗透率仍然非常有限。因此我们认为今年在行业复苏、两家均加大人力投入的背景下,更可能的情况是双方都取得较好的业绩增长,而非面临存量博弈的局面。
4、估值较低。目前市值仅对应23/24 年18/13xEV/EBIT,是低估值、高成长性的优质平台经济龙头。我们看好公司在外卖、到店酒旅业务领域稳固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行业空间,以及对新零售业务的积极探索,维持公司“买入”评级,2025 年目标价434HKD,继续重点推荐。
【腾讯控股】上周下跌9.79%。2 月23 日腾讯开年大作《黎明觉醒:生机》上线,截至3 月11 日位于中国区iOS 游戏免费榜第13 名和畅 销榜第17 名,表现相对一般。作为光子工作室开发的开放世界生存手游,黎明觉醒玩法丰富、酝酿已久,市场对其表现期待较高。我们预计后续随着该产品的优化更新,整体表现可能有所提升。同时,《Honor of King(王者荣耀海外版)》3 月9 日在巴西上线,目前位于巴西iOS 游戏免费榜第2 名和畅销榜18 名,是腾讯游戏今年出海业务的关键一步。同时,腾讯云1.48 亿中标宝安区数字智慧一体化大单,表明腾讯云与政企关系良好,有望受益于今年云行业的整体复苏。
观点:我们仍然重点推荐腾讯控股,认为是目前互联网行业中确定性较强、中长期展望较好的平台型企业。公司2023 年游戏、广告、金融和云三大板块均展望乐观,利润端降本增效的效果有望继续显现,业绩复苏的确定性强。微信视频号商业化进程加速,有望成为广告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视频号也正在尝试拓展直播电商业务,进一步打开变现空间。我们预计腾讯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5575/6108/6945 亿元,同比增长-0.5%/9.6%/13.7%;预计2022-2024年Non-IFRS 归母净利润1173/1365/1549 亿元, 同比增长-5.2%/16.3%/13.5%。根据SOTP 估值得到公司总估值4.04 万亿港元,折合每股合理价值421 港元/股,推荐并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