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传媒板块指数上涨4.09%,上证综指下跌0.04%,深证成指上涨0.61%,创业板指下跌0.23%。涨幅前三:视觉中国(+36.23%)、中文在线(+26.28%)、昆仑万维(+24.58%);跌幅前三:光线传媒(-12.46%)、中国电影(-9.94%)、万达电影(-7.76%)。上周传媒板块受益于AIGC 主题,ChatGPT 与AIGC 打开下游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或将迎来产业化拐点。
我们认为,AIGC 的价值在于将内容创作过程中的创意和实现分离,实现过程变为一种可重复劳动,短期先辅助人类来完成实现,长期或由AIGC来完成实现,并逐步将生产成本降低。作为AI 与内容产业的结合,下游应用包括文字、语音、代码、图像、视频甚至3D 内容、游戏等。1)AIGC 降低了内容生产的成本,部分公司因降本增效而受益;2)AIGC 有助于产生更多的内容,部分公司因内容增加而受益。3)创造门槛降低,或将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如同当初PGC 到UGC 过程中的商业模式创新。
对应三类公司值得关注:1)上游受益算力相关的【英伟达】、AMD、【寒武纪】和数据处理相关的【海天瑞声】;2)中游人工智能算法或软件型公司,其中平台型科技公司能够将AIGC 技术应用至多个产品,如微软、谷歌、亚马逊以及国内【百度集团-SW】、字节跳动、【腾讯控股】等公司,以及人工智能领域软件和算法层面拥有长期布局的【商汤-W、科大讯飞、云从科技、格灵深瞳-U】等。3)下游应用领域具备内容生产场景、优质数据或客户的公司(如文学小说、图片视频等领域),如【昆仑万维、中文在线、视觉中国、三七互娱、恺英网络、蓝色光标、三人行、万兴科技】等。
我们2 月金股提名腾讯(12-2 月均入选信达十大金股)、三七互娱。目前传媒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线下体验/游戏/广告/电影行业估值中枢分别为19x/14x/20x/27x,均处于左侧投资位置,我们建议大家积极关注“疫后复苏”的业绩拐点,按拐点出现顺序建议关注线下体验/游戏/广告/电影,四大与“疫后复苏主题”相关的细分板块:
1、线下体验:线下消费场景逐步复苏,消费复苏是2023 年重点工作之一,我们预计线下展会、展馆等项目类公司有望在23Q2 出现收入拐点。
部分公司有投资研发AIGC 应用,用于体验内容生产等领域,近期有望实现估值提升。重点关注【风语筑、大丰实业、锋尚文化、华立科技、顺网科技】等线下体验相关标的。
2、游戏:看好版号供给常态化带来的行业β修复;游戏公司作为行业中率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主题板块,如三七互娱于2019 年推出的智能投放“量子-天机”系统,近期有望实现估值提升。重点关注2 月传媒提名金股【三七互娱】、稳定性较高【吉比特】、弹性标的【恺英网络、名臣健康、巨人网络、完美世界、昆仑万维】等。
3、广告:我们认为广告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是近期业绩修复确定性较强的板块,预计底部在23Q1,复苏在23Q2。重点推荐【分众传媒(公司节前发布22 年业绩预告符合市场预期,底部回购彰显信心,我们11月24 日底部发布深度报告,重点看好23 年修复,目标市值1235 亿)、芒果超媒(《声生不息:宝岛季》、《全民歌手2023》备受关注)】、以及弹性标的【三人行、兆讯传媒、蓝色光标、浙文互联、视觉中国】
等,近期有望收益于AIGC 主题估值提升。
4、电影:我们1 月份重点提示“春节档拐点”及“23-24 年票房增长有望分别超60%、40%”,重视电影板块“戴维斯双击”的机会。目前春节档迎来“开门红”,票房最后录得67.58 亿票房,同比增长12%,基本符合我们前期预期(70 亿目标),为春节档票房历史第二。档期观影人次为1.29 亿,同比增长13.16%,观众尤其是低线城市回乡的观影需求有明显恢复。档期平均票价52.3 元,较22 年票价峰值52.7 元有所降低,“让利迎客”吸引观众春节观影。我们预测2023 年全年票房有望恢复至501 亿,同比增长67%,目前春节档票房占全年预测票房的13.5%,较为合理。关注A 股院线公司【万达电影、横店影视、中国电影】、内容公司【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博纳影业】及港股【猫眼娱乐、欢喜传媒、IMAX CHINA】。
我们判断22Q4 前瞻如下:(1)业绩改善:腾讯(收入利润双增)、三人行(收入利润双增)、华策影视(收入利润双增)、三七互娱(收入改善)、名臣健康(收入利润双增)、恺英网络(收入利润双增)、芒果超媒(利润低基数);(2)业绩稳定:吉比特、兆讯传媒等;(3)拐点在望(23H1):分众传媒、光线传媒、遥望科技、华立科技、泡泡玛特、中手游等。
【中概互联】
上周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31%,MSCI China 指数下跌4.90%,恒生指数下跌4.53%,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72%。恒生科技指数成分涨幅前三:金山软件(+9.21%)、百度集团-SW(+5.77%)、ASM PACIFIC(+5.14%);跌幅前三:平安好医生(-13.26%)、阿里健康(-10.97%)、携程集团-S(-9.94%)。
港股上周出现了较大调整,我们认为主要是市场冲高后的正常回落,以及A 股开盘后市场流动性有所分流的影响。此外,上周美联储表态相对鸽派,引发美股市场强劲表现;从全球资金配置的角度看,此前配置中国等新兴市场的资金有一部分可能开始在获利后考虑重新回归到美股市场。但我们对2023 年中国经济的整体复苏仍然充满信心,重申此前“看多恒生科技”观点,坚定看好复苏背景下,处于低估位置的港股和中概股市场有望继续上演业绩反转和估值修复共振的行情,建议投资者仍然重点关注经济复苏顺周期行业。
投资建议:
【港股&中概股】
长期重点推荐【腾讯控股】【美团-W】【快手-W】【新东方在线】【京东集团-SW】,建议关注【拼多多】【携程集团-S】【Boss 直聘】【贝壳-W】【阿里巴巴-SW】【达达集团】【哔哩哔哩-SW】。
我们继续提示经济顺周期的几条主线,2023 年可能依次上演复苏进程:
1、本地和异地出行:【美团-W】【携程集团-SW】【猫眼娱乐】【中国民航信息网络】;
2、可选消费为主的电商平台:【拼多多】【新东方在线】【京东集团-SW】【达达集团】【阿里巴巴-SW】【唯品会】;3、互联网广告:【腾讯控股】【快手-W】【哔哩哔哩-SW】【微盟集团】;
4、在线招聘:【Boss 直聘】【同道猎聘】;
5、房产经纪:【贝壳】;
6、数字内容(监管边际放松):【爱奇艺】【腾讯音乐】【网易-S】【云音乐】。
【A 股传媒】
我们2 月金股提名腾讯(12-2 月均入选信达十大金股)、三七互娱。目前传媒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线下体验/游戏/广告/电影行业估值中枢分别为19x/14x/20x/27x,均处于左侧投资位置,我们建议大家积极关注“疫后复苏”的业绩拐点,按拐点出现顺序建议关注线下体验/游戏/广告/电影,四大与“疫后复苏主题”相关的细分板块:
1、线下体验:线下消费场景逐步复苏,消费复苏是2023 年重点工作之一,我们预计线下展会、展馆等项目类公司有望在23Q2 出现收入拐点。
部分公司有投资研发AIGC 应用,用于体验内容生产等领域,近期有望实现估值提升。重点关注【风语筑、大丰实业、锋尚文化、华立科技、顺网科技】等线下体验相关标的。
2、游戏:看好版号供给常态化带来的行业β修复;游戏公司作为行业中率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主题板块,如三七互娱于2019 年推出的智能投放“量子-天机”系统,近期有望实现估值提升。重点关注2 月传媒提名金股【三七互娱】、稳定性较高【吉比特】、弹性标的【恺英网络、名臣健康、巨人网络、完美世界、昆仑万维】等。
3、广告:我们认为广告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是近期业绩修复确定性较强的板块,预计底部在23Q1,复苏在23Q2。重点推荐【分众传媒(公司节前发布22 年业绩预告符合市场预期,底部回购彰显信心,我们11月24 日底部发布深度报告,重点看好23 年修复,目标市值1235 亿)、芒果超媒(《声生不息:宝岛季》、《全民歌手2023》备受关注)】、以及弹性标的【三人行、兆讯传媒、蓝色光标、浙文互联、视觉中国】
等,近期有望收益于AIGC 主题估值提升。
4、电影:我们1 月份重点提示“春节档拐点”及“23-24 年票房增长有望分别超60%、40%”,重视电影板块“戴维斯双击”的机会。目前春节档迎来“开门红”,票房最后录得67.58 亿票房,同比增长12%,基本符合我们前期预期(70 亿目标),为春节档票房历史第二。档期观影人次为1.29 亿,同比增长13.16%,观众尤其是低线城市回乡的观影需求有明显恢复。档期平均票价52.3 元,较22 年票价峰值52.7 元有所降低,“让利迎客”吸引观众春节观影。我们预测2023 年全年票房有望恢复至501 亿,同比增长67%,目前春节档票房占全年预测票房的13.5%,较 为合理。关注A 股院线公司【万达电影、横店影视、中国电影】、内容公司【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博纳影业】及港股【猫眼娱乐、欢喜传媒、IMAX CHINA】。
我们判断22Q4 前瞻如下:(1)业绩改善:腾讯(收入利润双增)、三人行(收入利润双增)、华策影视(收入利润双增)、三七互娱(收入改善)、名臣健康(收入利润双增)、恺英网络(收入利润双增)、芒果超媒(利润低基数);(2)业绩稳定:吉比特、兆讯传媒等;(3)拐点在望(23H1):分众传媒、光线传媒、遥望科技、华立科技、泡泡玛特、中手游等。
上周重点公告如下:
【华立科技】公司于2023 年1 月30 日发布2022 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00 万元-5,000万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7,000 万元-4,500 万元。
【遥望科技】公司于2023 年2 月1 日发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截至2023 年1 月31 日,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75.6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2%,最高成交价为16.39 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3.41 元/股,已使用资金总额0.69 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本次回购股份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回购价格未超过回购方案中拟定的上限,本次回购符合公司回购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七互娱】公司于2023 年2 月1 日发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截至2023 年1 月31 日,公司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9.6 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22%,最高成交价为16.94 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6.53 元/股,成交总金额为0.83 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本次回购股份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回购价格未超过回购方案中拟定的价格上限人民币23 元/股(含)。
本次回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既定回购股份方案的要求。
【分众传媒】公司于2023 年2 月1 日发布关于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于2022 年10 月14 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A 股社会公众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4 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8 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 元/股,实施期限为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12 个月内。
【遥望科技】公司于2023 年1 月30 日发布2022 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 元–2.6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1.8 亿元–2.6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亏损0.19 元/股–0.28 元/股。
【人工智能】
ChatGPT 与AIGC 打开下游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或将迎来产业化拐点。
数据、算法与算力三大驱动因素显著发展,三次浪潮始于算法突破,受限于算力和数据。从ChatGPT 的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场景来看,已具备弱推理能力,潜在可应用场景广泛,我们将其分成对话与聊天(接近真人反馈)、搜索和数据处理、内容生成和分析(文本生成和分析、代码生成和分析以及跨模态的内容生成如游戏、图片、视频等)。 基于GPT3.5的强大能力,下游领域有望覆盖教育、游戏、新闻、医疗等各领域并有望持续拓展,市场潜力较大。我们认为,AIGC 的价值在于将内容创作过程中的创意和实现分离,实现过程变为一种可重复劳动,短期先辅助人类来完成实现,长期或由AIGC 来完成实现,并逐步将生产成本降低。
作为AI 与内容产业的结合,下游应用包括文字、语音、代码、图像、视频甚至3D 内容、游戏等。因此:1)AIGC 降低了内容生产的成本,部分公司因降本增效而受益;2)AIGC 有助于产生更多的内容,部分公司因内容增加而受益。3)创造门槛降低,或将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如同当初PGC 到UGC 过程中的商业模式创新。
因此我们认为,三类公司值得关注:1)上游受益算力相关的【英伟达】、AMD、【寒武纪】和数据处理相关的【海天瑞声】;2)中游人工智能算法或软件型公司,其中平台型科技公司能够将AIGC 技术应用至多个产品,如微软、谷歌、亚马逊以及国内【百度集团-SW】、字节跳动、【腾讯控股】等公司,以及人工智能领域软件和算法层面拥有长期布局的【商汤-W、科大讯飞、云从科技、格灵深瞳-U】等。3)下游应用领域具备内容生产场景、优质数据或客户的公司(如文学小说、图片视频等领域),如【昆仑万维、中文在线、视觉中国、三七互娱、恺英网络、蓝色光标、三人行、万兴科技】等。
行业动态:
【文旅部:恢复旅行社经营内地与港澳入出境团队旅游业务】36 氪获悉,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恢复旅行社经营内地与港澳入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其中提出,2023 年2 月6 日起,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内地与香港、澳门入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36 氪)
【2023 年度总票房破100 亿元】36 氪获悉,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 月31 日16 时20 分,2023 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100 亿,刷新中国电影市场年票房最快破100 亿纪录。截至目前,2023 年实时票房前三名为《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
(36 氪)
【CHATGP 月活用户突破1 亿,付费版ChatGPT Plus 价格敲定,每 月25 美元】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OpenAI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透露,新的订阅选项ChatGPT Plus 每月将收取20 美元费用。(WIND)【微软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GPT】财联社报道,微软旗下多款工具引入ChatGPT 技术。(财联社)
【苹果用于创建3D 虚拟场景的AIGC,有望成为AIGC 的拐点】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近期苹果的 AIGC 功能浮出水面,并非用于图生文等场景,而是和 Meta 之前展示过的 BuilderBot 类似,将通过语音助理 Siri结合 AI 实现三维场景创建。(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