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23 年3 月1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以及综合PMI 产出指数。
数据要点:
2 月制造业PMI 指数延续上行态势。
2 月制造业PMI 指数为52.6%,较上月回升2.5 个百分点,延续上行态势并位于高位。春节后疫情影响进一步消退,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加快。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同样有所提升,2 月非制造业PMI 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提升1.9 个百分点至56.3%。综合PMI 产出指数为56.4%,高于上月3.5 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继续提升。
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水平均有所回升。
分企业规模来看,2 月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为53.7%、52.0%和51.2%,比上月提升1.4、3.4 和4.0 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均有所回升。其中小型企业自2021 年5 月份以来首次重回扩张区间,显示出前期的纾困政策取得一定成效,目前经济修复基础较为坚实。
制造业市场供需两端均改善。
2 月PMI 生产指数较上月提升6.9 个百分点至56.7%,供给端走强主要原因是春节后开工率明显上升所致。需求方面,新订单指数为54.1%,较上月提升3.2 个百分点,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提升6.3 个百分点至52.4%,重回扩张区间,反映出外部需求同样有所好转。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制造业产需景气水平继续回暖。
产成品和原材料库存均增加。
2 月PMI 采购量指数较上月提升3.1 个百分点至53.5%。库存方面,2 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0.6%,较上月提升3.4 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8%,较上月回升0.2 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相比原材料提升幅度更大,表明国内需求稍显不足带来企业产成品库存被动增加。同时制造业企业生产速度加快,原材料库存消耗速度提升。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延续提升态势。
春节后疫情影响消退,消费复苏势头较强,带动制造业企业活力提升,2 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上升1.9 个百分点至57.5%,企业对未来经营的信心继续增强。
生产价格继续提升,企业盈利空间有所扩大。
生产价格方面,2 月PMI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2.2 个百分点至54.4%,出厂价格指数上升2.5 个百分点至51.2%,位于临界点以上。PMI 出厂价格与原材料差值由-3.5%变为-3.2%,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减少,盈利空间有所扩大。
就业情况同样继续好转。
2 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0.2%,较上月提高2.5 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主要是春节后企业复工复产,招工率和员工返岗率提升所致。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0.2%,较上月提高3.5 个百分点。
疫情影响消退,国内经济有望持续向好。
综上,2023 年2 月制造业PMI 指数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延续1 月份上行态势,供需两端均走强。春节后疫情影响进一步消退,暂未出现大范围二次感染的情况,稳经济政策落地效果逐步显现,消费需求较为旺盛。我们预计3 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 指数将维持较高水平,国内经济有望持续向好。
风险提示:
国内疫情二次感染高峰对经济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海外地缘因素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