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稳增长方面,预计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将在5%左右,财政赤字率目标在3%左右。从2022 年末以来中央“稳增长”政策的表态和2023 年已召开的各地方两会公布的经济增长目标来看,预计2023 年全国两会制定的全国经济增长目标大概率为5%左右,预计2023 年全国两会财政赤字率水平将回归常态,目标为3%左右,理由在于:一方面,经济增长压力和“稳增长”目标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仍将继续保持,同时去年年末财政存在一定的蓄力;另一方面,海外经验表明疫情后往往存在财政刺激滑坡。
扩内需方面,投资仍是扩大内需的最主要抓手。(1)投资方面:一是从地方两会的来看,新基建和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政策实施的主要方向;数字经济、国产软件、算力中心、新能源等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较高。二是从资金面来看,产业发展与高技术制造业有望继续获得金融和财政支持。三是从历史调控经验、经济周期和当前经济现状三个层面来看,投资是短期内实现扩大内需的最主要抓手。(2)消费方面:一是商品消费方面,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家电可能是政策支持的方向;二是服务消费方面,养老服务、文旅服务等也将是政策发力的方向。三是住房消费方面,“房住不炒”和“化解风险”仍然是房地产政策的主基调,预计政策仍将从供需两侧发力稳定房地产基本面。
调结构方面,数字经济和科技自立自强仍将是政策的主导方向。(1)对于数字经济:一是宏观背景来看,数字经济是激发我国增长活力的重要引擎;二是从政策来看,近期数字经济相关的顶层设计政策不断出台;三是从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表述来看,数字经济同样是产业布局的重点内容。综合来看,数字经济主要发力方向将集中在以算力与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应用两个方向。(2)对于科技自立自强:一是从宏观层面看,部分“卡脖子”技术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二是从政策方向上看,“科技自立自强”仍将是主导。综合来看,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力点可能集中在人工智能、国产软件、半导体等领域。
关注“稳增长”和“调结构”两大任务导向下的相关投资机会。(1)复盘2013 年、2016 年和2020 年三次经济复苏初期的两会行情,可以看到:一是大势上,两会期间大盘往往呈现震荡,两会后则有较大概率出现上涨;二是风格上,两会期间往往是金融和稳定风格占优,两会结束后则是成长风格占优;三是行业方向上,两会前后行业表现往往与两会政策方向有关。(2)比照历史经验,今年两会的投资机会:一是关注与“稳增长”和“调结构”两大任务同时相关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算力中心、国企改革等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二是关注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和科技自立自强相关的人工智能、国产软件、半导体等相关产业;三是关注与短期刺激经济有关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文旅、地产等板块。
风险提示:地缘风险超预期,经济修复、政策出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