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的弹性:三年大 疫损伤多少?
防疫政策优化后,开年前两个月居民消费生活迅速正常化,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假日反弹亮眼。若将各国复苏大致划分为“自发反弹”与“深度修复”两个阶段,我国政策优化与消费反应节奏都较快,出行、餐饮后续反弹期或余1~2 个月,春夏之交即将步入深度修复期。讨论复苏弹性,首先当对三年大疫行业损伤情况进行评估:近期港股餐饮上市公司陆续登警2022 全年业绩,虽然不同品牌的成长阶段、发展策略、业态场景、区域分布存在差异,但我们或许可以笼统总结,样本品牌同店层面较疫前受损基数约30%,而新店爬坡更不充分,成长性品牌(不考虑品牌老化)客流翻台受损约40%;利润端,不同品牌三大主要成本较2019 年上升幅度差异较大,预计人力等各项成本将被有效摊薄,连带总部费用摊薄,在报表层面释放业绩。
复苏的节奏:首轮反弹修复几何?
复苏正在进行时,防疫政策优化后首轮自发性反弹修复到了什么程度?由于餐饮高度分散的市场特征,短期方向往往依赖产业观察者见微知著。除却长江社服团队日频抽样数据的描摹与对上市公司的月度跟踪,在此我们引入美团餐饮消费行为大数据,模糊定位产业当前的修复进展:
2022 年以来,信心指数于12 月探底后借圣诞周末“V”形反转,开启自发反弹;截至2 月中旬节后返工,各行为指数全面触达100 水位线,预示首轮反弹进入新阶段,但较去年同期尚有复苏空间,供需均未完全释放。但显然,我们需要更新数据评估餐饮复苏的可持续性。综合宏观数据与产业研判,本报告时点我们认为2023 年将是温和修复、深度修复的一年,自发反弹后产业于春夏之交进入深度、结构性复苏,2021 年上半年或许是当前建模一个可参考的锚点。
看好春夏餐饮场景“二次复苏”
春夏气温回升,外出意愿上行,我们看好餐饮行业步入高质量“二次复苏”:1)供给近期快速回补,劳动力配置、库存配置结束收缩状态,静默门店重开甚至有望启动开店扩张;2)供给弹性不及需求增速,带动餐饮服务价格修复,此前价格被压制的休闲餐饮(如咖啡、茶饮、烘焙)将享受更大的价格弹性;3)市场结构性修复重启品牌化发展,中高线城市作为我国品牌餐饮的主力市场、场景修复蕴藏机遇,疫情期间“下沉避险”、“加盟避险”的发展策略或有转向。
看好战略品类、强势品牌成长
我们重点看好战略品类、强势品牌成长:1)看好茶饮咖啡品牌化发展,本质是看好高线城市消费市场高质量复苏,头部玩家重回“品牌化”轨道,中远期在全国大市场中兑现成长性。上市公司中,建议关注奈雪的茶稳扎稳打、协调发展。2)看好火锅、酒馆场景修复,本质是看好聚餐场景底部反弹,收入修复撬动大店模型经营杠杆。重点推荐九毛九,旗下“怂重庆火锅厂”历经三年打磨,近期口碑集中爆发,实现了线上线下热度攀升,帮助集团迈入火锅大赛道、积累强化平台能力。建议关注龙头海底捞,近期盈喜证明公司具备组织进化、模式迭代能力,品牌生命力不容小觑。重点推荐海伦司,公司围绕年轻人心智已发展为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夜娱品牌,模型创新展店可期,业绩弹性潜力巨大。3)看好中式快餐连锁化提速,本质是看好上游食品工业发展孕育的餐饮品牌机遇,工作日快餐、社区配套、外卖等场景亟待本土龙头跑出,赛道升级有望出现全国化大公司。我们将密切跟紧老乡鸡、乡村基、杨国福等递表公司经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