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论
2023 年3 月5 日,两会在北京召开,今年主要预期目标为:GDP 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 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今年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财政政策讲求“加力提效”,赤字率目标从去年的“2.8%”上调到“3%”左右,政府专项债从去年的“3.65 万亿元”提高到“3.8 万亿元”。货币政策篇幅较少,延续稳健、精准的基调。
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今年工作的重点方向: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我们认为两会5%的GDP 目标和政策方向符合市场预期。相比经济增速,更加重视数字经济、绿色产业、国企改革等结构性转型。这决定了未来A 股市场将是慢牛行情,更多呈现结构性机会:一方面,相比去年,疫情防控、平台经济政策等出现转向,房地产方面融资端宽松政策密集出台、需求端政策也在继续加码,两会更加明确了政策主导方向;另一方面,在经济转型期,GDP 保持中低速增长,但会有更多新产业涌现。经济增速决定了A 股整体盈利水平,政策方向和经济转型决定了结构性的投资机会。针对后市行业配置,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数字经济、泛消费、新能源、央企国企等领域。
长期看好数字经济,贯穿今年投资主线: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包括基建(硬件)和资源流通(软件),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看好以算力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行业,数据要素领域的数据资源方、公共数据运营方、数字技术提供方,三大运营商的算网运营及建设,网络设备,光模块以及国内IDC 等细分领域。
经济复苏关注泛消费板块: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国内基建等各类经济活动有序复苏,出入境客流快速恢复,居民收入也有望进一步增加,同时医疗新基建趋势明确。利好食品饮料、旅游、纺服、医药等行业。
新能源受政策持续支持,关注关键环节:电池关注锂电池、隔膜、负极等环节。风光储建议关注电池片环节,光伏电站运营商,风电板块关注中游零部件环节。
以央企为主的国企将是未来重点投资领域:国家将全面提升对以央企为主的国有资本的支持。央企缴税占全A 比重长期稳定在50%以上,ROE 优于整体上市公司,近10 年央企ROE 均高于整体A 股0-2 个百分点;中证中央企业综合指数的市盈率也在相对低位。两会期间,上交所提议进一步加强央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龙头牵引作用,促进央企估值水平合理回归,推动央企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价值挖掘和提升;同时,国资委也启动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建议重点关注钢铁有色、交运、石油化工、军工、通信、银行、电力等行业:钢铁行业逐渐进入追求高附加值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龙头盈利稳定性和竞争力增强;有色行业央企国企持续资产重组,科技创新将带来更好的投资价值和成长性机会;交运行业的央企国企占半数以上,中游行业偏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属性,整体估值偏低;石油行业在油价中枢提升导致公司盈利长期处于高位,产品规划方案现代化带动盈利能力提升,央企考核ROE 等原因下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分红比例较高;军工行业的股权激励等内部鼓励方式逐步推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三大运营商数字化比例持续提升,盈利改善,治理能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银行行业监管政策态度转向积极,重视六大行的估值修复,促进投资者对银行的价值发现;公用事业部分央企资产优质、效率领先,且新能源转型步伐较快,估值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