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吴老师投资随笔 >>文章/作品 >> 债券日思录:债市对超预期信贷钝化 月内偏强的情绪有望持续
投资随笔
更多
详细内容

债券日思录:债市对超预期信贷钝化 月内偏强的情绪有望持续

时间:2023-03-12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原创】   阅读


      3月10日,央行公布2月金融数据,信贷及社融大幅超出市场预期。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元,Wind一致预期1.44万亿元,前值4.9万亿元。新增社融3.16万亿元,Wind一致预期2.08万亿元,前值5.98万亿元。M2同比12.9%,Wind一致预期12.3%,前值12.6%。

      平安观点:

      信贷同比多增,企业强、居民弱的结构边际改善2月新增信贷1.81万亿,大幅超过市场预期。在1月信贷需求集中释放后,2月通常为信贷小月,15年后2月平均新增信贷为1.02万亿元。2月官方PMI52.6%,叠加票据利率持续维持高位,市场对2月新增信贷表现亮眼已有预期。1.81万亿的成绩超预期值约30%,且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制造业、基建和地产同频扩张,带动企业贷款总量结构双亮眼。企业贷款投放延续1月火热,当月新增1.61万亿元,同比多增3700亿元。(1)结构上以长贷为主,新增1.11万亿元,占比约70%,同比多增6048亿元。高频数据显示2月生产多数回暖,制造业整体强于去年。叠加传统基建项目工作量落地, 带动配套融资走暖。30 城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8.9%,100大中土地成交量同比增长超50%。同时,银行前置投放偏好显著,部分优质贷款利率低于LPR水平,撬动了企业融资需求的释放。

      后续长贷较大概率继续受益于经济修复,保持中高增速。(2)企业短贷方面,新增5785亿元,同比多增1674亿元。短贷远高于历史均值3280亿元,可能与经营贷置换房贷有关。银保监会计划于3月起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或压制短贷增长。

      地产升温叠加贷款置换,居民贷款见底修复,居民中长贷回升至往年均值4成左右。2月居民贷款一扫连续14个月同比少增的颓势,当月新增2081亿元,同比多增5450亿元。其中,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1218亿元和和863亿元,同比分别多增4129亿元和1322亿元。部分城市二手房市场火热,地产销售回暖带动居民融资升温。短期限贷款修复力度更强,且强于历史同期,或因贷款置换背景下,消费贷增长较快。同时,居民中长期贷款虽已转正,但绝对水平仍低(15年后均值为2120亿元)。本轮地产升温带有需求集中释放特征,后续仍需观察楼市走势,以判断居民融资需求修复的持续性。

      社融大幅好于历史同期,主因非标和政府债贡献2月新增社融3.16万亿元,大幅好于预期和历史同期(2015-2022年均值1.16万亿元),同比多增1.94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9.9%,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2月新增社融罕见保持高位,主因非标及政府债带动。

      供应链融资回暖,未贴现票据大幅少减。2月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新增1.82万亿元,同比多增9116亿元。其中,委托和信托贷款合计新增11亿元,同比多增814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少增70亿元,同比少减4158亿元。表外票据常被企业用于特定时点集中进货的资金支付,因此带有较强的季节性。2015-2022年,未贴现票据2月平均负增2070亿元。本次未贴现票据变化大幅强于季节性,说明供应链融资大幅回暖。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地产景气度回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支付需求和信心同时升温,开票活跃度提高;二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改善(2月财新PMI51.6,环比上升2.4个百分点),带动开票场景增加。然而,票据少减指向企业短期流动性,且存在贴现套利的操作空间,易受监管关注,对长期信用扩张的参考意义较为有限。后续关注重心仍然是供应链景气度水平。

      信用利差收窄,企业债融资拖累减少。2月企业债券融资3644亿元,同比多增34亿元。1月由于信用债利率偏高,企业债券融资仅为1486亿元,同比少增4352亿元,大幅拖累当月社融。2月,受益于信用利差收窄,信用债发行有所回暖。但由于相较贷款比价优势不明显,企业债融资修复并不明显。1月以来,央行、银保监会多次表态,“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预计企业债券将继续弱于信贷,后续对社融贡献能力有限。

      政府债发行改善,财政前置特征突出。2月政府债券融资8138亿元,同比多增5416亿元。1月政府债发行较为克制,规模仅为4140亿元,同比少增1886亿元,2月发行力度有所加强。合并1、2月来看,社融口径政府债发行1.23亿元,同比多增3530亿元,发行节奏前置特点明显。今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为2.19万亿元,预计后续政府债发行仍有支撑。

      债市超预期社融反应钝化,交易窗口或阶段性打开虽然2月信贷和社融数据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但债市并未对数据有较大反应。盘中数据发布后,国债收益率小幅跳升,但随后快速转下。截至10日收盘,各期限国债、政金债收益率均小幅下行。

      债市反应钝化,主因年初配置需求、政策靴子落地以及财政支出带动下资金价格修复。1月以来,面对经济修复和资金面收紧的双重压力,利率债大幅调整。彼时,商业银行特别是信贷欠配的中小银行年初较强的配置需求支撑债市,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止于2.94%。2月末,可能因财政进入支出大月,资金价格开始松动,并逐渐传导至存单价格,交易机构开始进场。3月初,两会公布今年经济增速目标为5%左右后,市场对年内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迅速消退,机构踏空担忧凸显,收益率迅速转为下行。虽然2月社融信贷数据远超市场预期,但三个积极因素仍有支撑,且两会对宽信贷的诉求较此前更为温和,市场普遍预计3月信贷投放节奏可能有所放缓,现阶段债市选择无视利空因素。从品种上看,3月以来,利率债收益率下行,国债的期限利差走阔大于国开债。信用利差大多收窄,且短久期收窄幅度更大。二永债、同业存单下行幅度不及主流利率债和信用债,或与资本新规和流动性不确定性有关。其他品种及不同等级间利差变化不大,反映不同机构风险偏好分化并不显著,短端交易拥挤度高于长端。

      积极信号出现,交易窗口阶段性开启。此前,我们建议防守应对,等待积极信号出现。本周在央行连续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利率上行的情况下,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下行(股份行一年期NCD回落至2.74%),发行量上升,显示机构对后续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有所消退,当前阶段买盘力量强于卖盘。时间节奏上来看,短期内利空较少。月内债市还需面临15日MLF续作,20日LPR报价,31日PMI数据,超预期信息出现可能性较低。右侧信号已经出现,跨季前存在一定交易空间。由于仍面临季末大行融出减少的隐忧,短期内杠杆微降,以票息为主,适度博弈波段。高等级信用债、二永债、同业存单具备较高配置价值,久期选择上可小幅拉长。利率债空间有限,短期内期限利差收窄的过程中可逢低减仓。国债期货与现货基差仍维持在相对偏高水平,后续现券供给抬升可关注基差收窄交易。

      伴随时间推移,债市支撑将逐步减弱。在机构投资行为研究之二中,我们曾介绍,由于自然年考核制度的存在,商业银行偏好在年初进行资产配置,以实现“早配置早收益”。伴随时间推移,银行配置需求萎缩,对债市的支撑也将逐步减弱。叠加经济修复稳步实现,货币政策中性进一步突出,收益率上行的风险将逐步提升。因此,我们建议把握当前短暂的交易窗口,博弈短线的波动机会,并适时降低仓位,以应对潜在的调整可能。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CLOUD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