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久后M2 增速将趋势性下行
今年2 月末M2 同比增长12.9%,形成了近7 年以来的最高值。基数效应是2月份M2 增速较上月提高的重要原因。2022 年2 月M2 增速由1 月的9.8%下降至了9.2%,形成较低的基数。显然,今年2 月末M2 在去年同期偏低的基础上是容易形成多增的。事实上,2022 与2023 这两年M2 增速的均值在1 月份达到11.2%,而2 月份仅为11.05%,还是略下降了一些的。
M2 增速的高位运行也体现出货币政策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去年3 月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较高的M2 增速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向潜在增速回归。(注:截至今年2 月,M2 增速已连续9 个月超过了2020 年的高点,即11.1%。)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按照2000 年以来的实际GDP 增速、CPI 涨幅与名义GDP增速之间的关系,以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5%左右的实际GDP 增速目标和3%左右的CPI 涨幅目标推算,今年名义GDP 增速有可能在8%左右。与此相比,当前12.9%的M2 增速显然是略高了些。不过我们认为,在基数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年内我们大概率会看到M2 增速平稳回落。
一方面,基数因素将导致M2 增速自然回落。今年2 月M2 增速较1 月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去年同期增速的下降。相应的,去年2 月后M2 增速趋势性抬升也会使今年以后月度读数的趋势性降低。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也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动态调节货币增长的节奏。比如说,年初以来货币信贷增长较快,为了加强流动性约束,央行主动引导DR007 稳健上行。年初至今(3 月10 日)DR007 的均值为2.0%,明显高于去年三季度的1.52%和四季度的1.74%。此处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资金利率的上行已是市场基准利率向政策利率回归(或说是两者间利差收敛)进程的尾声,此时我们没必要担心资金利率的趋势性上行。
再一方面,货币信贷的增长仍会受到不少阻力。近一两个月融资数据的明显好转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市场预期的快速转变。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前段时间预期可以快速转好,未来预期也可能较快地出现相反的变化。坦诚地讲,下一阶段经济运行和融资市场还会面临新的风险挑战,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绝非易事,我们不宜低估存量隐性债务处置等事件对融资增长形成的扰动。
总体看,今年M2 增速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不久后我们便会迎来M2 增速的趋势性下降,年底时M2 增速较有可能回到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水平。
这样的货币环境既可以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有力支持,并推动就业形势逐步企稳回升,还可以维持物价水平的稳定。